流水墓地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昆仑山深处流水村附近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2002年7—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昆仑山北麓考察古代玉石之路之际,于台地南部断崖边缘的出露墓葬,发现出土陶器与人骨。陶…[全文]
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探明12处重要文化遗址墓葬 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文物保护工作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昨天,在房山区琉璃河南水北调文物发掘现场,考古队负责人向前来视察的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部分委员表示,在北京段南水北调施工线路范围内已经探明存在…[全文]
记者从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二零零五年度文物保护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年度先期开工的荥阳市薛村遗址等十一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的考古发掘取得显著成绩,发掘实际面积达四万四千一百平方米,并取得了重大收获。 有关专家称,这为深入了解当地古…[全文]
金沙遗址出土的两件商代石磬,右面一件长达1.1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商代石磬(6月10日摄)。 6月10日,考古工作者在清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 这是金沙遗址考古发掘现场(6月10日摄)。 2006年10日开始的成…[全文]
云南抚仙湖水下探秘17日下午有重大发现,潜水员在不同的石块上发现类似“0”“1”的符号,以及7个排列规则的石孔和1张“人面图案”,专家以此推断可能是祭祀场所里涉及到的内…[全文]
广西摩崖石刻群位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雷婆岭。距南宁45公里,经由邕宁往灵山县道由西向东穿越雷婆岭北麓。经文物专家初步考察,摩崖石刻多为清代作品,共有书法石刻上百幅,石刻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在我国实属罕见。目前…[全文]
俑身的颜色和胎子的制作工艺相当精细火葬墓里出土的灰陶罐和上面扣合的青砖与红砖新近发掘的汉代的窑 自京津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齐庄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以来,天津考古人员不断有新的发现。近日,考古人员再次发现金代观音瓷像俑身,并首次发现天津地区有…[全文]
记者7月3日从北京市平谷区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北京平谷区兴谷开发区河道治理工程的先期考古勘测过程中,发现汉墓14座,明清墓6座,窑址2个。 据平谷区文物研究所所长龚顺宝介绍,从已发掘的9座汉墓中出土了大小陶器70余件。其中,最珍…[全文]
记者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有关部门了解到,近日,邕宁区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群。 据介绍,摩崖石刻群位于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雷婆岭山顶上一个宽20米、长数百米的悬崖中,距南宁市区45公里,岩壁上众多的文字石刻内容大致为赞颂当地风貌风光…[全文]
记者8月2日从西平县文物部门获悉,该县出山镇李园沟村新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出土一个残冶铁炉。 西平地处伏牛山余脉,为战国、汉晋时期著名冶铸重地,战国时期著名的棠溪、龙泉、干将、莫邪等名剑均在此铸造。该县出山镇酒店村有酒店战国冶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