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历史系讲师雪莲日前披露,红山文化时期已产生人神之间的中介巫,红山人在与天神沟通时是由巫来完成的。 雪莲介绍说,葬于山冈顶端,并用石来修筑或方或圆的神坛,而且在中心大墓中实行“唯玉为葬”的表现,都…[全文]
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23日说,考古学家在帝王谷发现了一个阿蒙神大祭司的木乃伊,具有3000年的历史。 哈瓦斯告诉埃及中东通讯社,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支考古队在卢克索附近的帝王谷发现了这具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的大祭司木乃…[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对红山文化墓葬考古研究发现,红山文化存在着火葬及天葬习俗。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考古研究人员近年来对一些红山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察,并走访了大…[全文]
华龙网讯(日报记者匡丽娜实习生陈茂霖)近日,市文物考古所对黔江区两河镇北面的箱子岩水电站工程库区及坝区进行勘探,发现了31处各类文物点。其中,新石器时期和商周遗址的发现,证明该地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填补了阿蓬江流域黔江地区早期文…[全文]
昨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透露,该所近日在亦庄凉水河一街的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了64座古墓葬,并同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陶器和铜器。其中包括部分唐代三彩瓶、三彩盘等。 此次共发掘64处古墓葬,其中以西汉末年到东汉时期的砖室墓为主,其中包括59处汉墓、…[全文]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6月26日电(记者丁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对红山文化墓葬与祭祀遗址深入研究发现,红山文化丧葬礼与祭礼已初步形成。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近年来考古界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全文]
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23日说,考古学家在帝王谷发现了一个阿蒙神大祭司的木乃伊,具有3000年的历史。 哈瓦斯告诉埃及中东通讯社,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支考古队在卢克索附近的帝王谷发现了这具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的…[全文]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6月25日电(记者丁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对红山文化墓葬深入研究发现,积石冢是红山文化的主要墓葬形制。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已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大多以积石冢的形式出…[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通过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发现,猫头鹰是红山文化主要图腾崇拜物。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玉?在红山文化出土的各种动物器型中数量最多。出土的玉?中最大的达到十几厘米高,而且各种姿态都…[全文]
根据近年来考古调查的结果,内蒙古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村落”级遗址密布。 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在近年中美赤峰联合考古队对赤峰西部区域性考古调查中,在76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