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17时许,赵县政府办、文物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多名居民聚集在现场。工作人员一边饶有兴致地查看着眼前的两个“宝贝儿”,一边进行着迁移赑屃的前期准备。 17时20分许,赵县文保所工作人员对两尊赑屃进行…[全文]
经过9年的整理和研究,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正式出版发行《固原九龙山汉唐墓地》考古报告。考古报告首次披露了在九龙山发掘出土的白种人骨骼、隋唐精美的细白瓷、活跃动态的汉白玉龙佩件以及散落在墓主人头部和腰部的古罗马金币、金冠饰、金带扣、金簪头等…[全文]
南京明故宫,曾作为洪武、建文、永乐三代帝王的皇宫长达54年之久,也是营造北京故宫的建筑蓝本。去年10月,我市启动“明皇宫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并在明故宫遗址范围展开考古试掘,探寻600多年前的皇家建筑…[全文]
广州考古首次发现生肖俑 记者近日了解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动物园的隋代砖室墓中发掘出陶生肖俑随葬。 此次发掘出鸡、猴、龙、牛、鼠、马、羊、狗共8件生肖俑,高17—20厘米,呈兽首人身,着贴身上衣,圆领,窄袖,腰间束带…[全文]
元宝沟遗址位于农安县巴吉垒镇元宝沟村,南靠敖宝图泡,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敖宝图泡的东、西、北三面均被高出泡面30米至50米的土岗环绕。遗址分布在土岗的缓坡上。据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庞志国撰写的论文《农安元宝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全文]
古时的人们读书取得功名,除了求达官贵人授匾外,石桅杆也是显赫功名的科举文物之一,相当于今天的“学位证”。近日,在龙岩长汀馆前镇陈莲村东牙里就发现了一对光绪丁丑年间的石桅杆。这对桅杆建在丘家祠堂门前,坐西北向东南,间距…[全文]
最近,笔者在邓州市龙堰乡考察明代宰相李贤墓葬时,于村南刁河一座石桥上发现李贤墓前的两通碑刻。 李贤(1408——1466)字元德,明朝邓州人。他在1433年考中进士,后一直在朝中任职,曾任内阁首辅(即宰相,正一品)…[全文]
岩画专家近日在宁夏黑山峡孟家湾黄河岸边首次发现了一处史前岩画,其遗存环境、图像内容与制作技法非常独特。 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是在沿中卫市黄河金岸调查古迹时发现这处岩画的。 “以往我国在黄河边发现的岩画最少也有三四公里的距离…[全文]
国际猛犸象委员会10月5日公布的照片显示,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发现了一具死于3万年前、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躯体。据报道,这具猛犸象躯体是当地一个叫热尼亚的11岁男孩在索伯奇纳亚山岬角发现的,这一发现很快引起考古学家的极大关注。猛犸象,是…[全文]
北碚嘉陵江边挖出大量古钱币!昨日,市民伍先生致电重庆晚报热线966988反映:国庆期间,有市民专门到北碚区金刚碑古村落的江边挖古钱币,据传最多的已经挖到几千枚。 半年挖到200枚古钱币 伍先生说,当地人把这片沙滩叫做大沱口,顺着金刚碑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