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9日,中国文化遗产探访之旅活动在临海古城文化节期间走进浙江临海,并就桃渚军事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召开专题研讨会。本次活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办,中共临海市委宣传部、临海市文广新局、临海市旅游局、临海市古保委承办…[全文]
2014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入第二阶段,即全面开展文物认定和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全市各级普查办的共同努力,温州市普查第二阶段工作有效推进。 2013年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中,温州市共…[全文]
超纯水设备正在工作 11月6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购置的一套RO-EDI超纯水设备完成了安装和调试,顺利通过了验收并正式投用。设备将在“小白礁I号”沉船船体构件脱盐处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小白礁I号”沉船在海底埋藏近2…[全文]
在六合区瓜埠镇的老街上,有一座200多岁高龄的老宅,因为被网友拍照上传网络,一下子火了。照片里,这座明、清时期典型的南方三进式宅院,厚实的青墙、斑驳的窗棂、古朴的家什,一通到底的穿堂设计,都勾引着看客们蠢蠢欲动的探幽之心。这就是田家老宅,如…[全文]
近日,泰山世界文化遗产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内部评审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笔者从会上获悉,该系统计划在今年11月中旬完成编制并上报主管部门评审。 泰山世界文化遗产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系统主要针对泰山石刻、古建筑、近现代建筑、古树名…[全文]
经多年考古发掘,大运河上两大码头遗址、洛阳境内隋朝粮仓遗址终于“重见天日”——陈跃告诉记者,大运河世界遗产项目包括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其中,近些…[全文]
塔下的虎山碑记承载了历代的修塔史塔下的虎山碑记承载了历代的修塔史。 在永寿县永平乡毗邻312国道的虎头山上,一座古塔矗立千年,它凭着坚固的塔基和玲珑的塔身,俯瞰并守护着关中大地。这就是武陵寺塔,一座北宋时期古塔艺术的典范之作,曾经令…[全文]
近日,由南唐二陵文保所主办的南唐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南唐二陵召开,来自南京多所高校、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及江宁区文广局的相关负责人就南唐历史文化及南唐二陵的保护展开研讨。据记者了解,按照目前的规划,南唐二陵将建设成一个大型考古遗址公园,把最新的考古…[全文]
城依山、山傍水、水抱城。浙江临海不但有着天人合一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台州府城墙距今已1600多年历史。9日至11日,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在临海举办年会为契机,记者了解到,台州府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全文]
昨(11)日,记者从市公安消防支队获悉,为传承消防历史,弘扬消防文化,发展消防事业,推进宜宾消防博物馆建设,从即日起,该支队将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消防文物,并力争在年内将其放入宜宾消防博物馆,使之得以更好地保护与展示。 本次征集的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