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浅谈陶瓷山水与国画山水异同

    要能够充分运用布局的方法,使画面的布局十分合理,首先应该了解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观察方法以及借鉴中国画的透视法。国画理论对我们陶艺工作者有直接指导意义,而优秀国画山水作品则向来是我们每个从事陶瓷山水创作者的最好导师。一幅好的陶瓷山水作品,同样具…[全文]

2015-09-07 22:03:12

老窑瓷:以“色”冠诸窑的钧瓷来历

老窑瓷:以“色”冠诸窑的钧瓷来历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然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瓷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有声,清脆动听,圆润悦耳,犹如金属,釉色莹润,五彩缤纷,古朴典…[全文]

2015-09-07 21:43:18

茶叶末黑釉窑变双系罐

    窑变釉的出现最初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变化,因此称之为"窑变".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窑变,如"钧红"是钧窑产生的窑变釉。窑变黑釉便是建窑、吉州窑等工匠有意识地烧出的窑变釉产品。窑变黑…[全文]

2015-09-07 21:34:15

粉彩瓷的填色工艺及注意事项

粉彩瓷的填色工艺及注意事项

    粉彩是从五彩(古彩)的基础上吸收了珐琅工艺和中国工笔重彩技法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清康熙时代,五彩的玻璃白,正如国画中的用粉同时又应用西洋红、锡黄、广翠等色料…[全文]

2015-09-07 21:28:43

唐三彩陶器赏鉴:滑稽的三彩乐舞人

唐三彩陶器赏鉴:滑稽的三彩乐舞人

    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全文]

2015-09-07 11:43:08

石观音菩萨立像:隋代佛教造像精品力作

    石观音菩萨立像为隋代文物,于甘肃省秦安县出土,像高132 厘米。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饰阿弥陀佛像,以示观音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面形圆润,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详。袒上身、斜披络腋,颈佩宽边 项圈,正中缀一宝石,左右肩头各饰三条…[全文]

2015-09-07 09:29:37

民国瓷到底是宝还是坑

民国瓷到底是宝还是坑

    《渔翁图》瓷板画 王琦 民国瓷器很早就进入拍卖市场,但与明清瓷器相比一直是配角,甚至一度被视为“地摊货”。近年来,藏界逐渐认识到民国瓷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审美情趣,不少人因而…[全文]

2015-09-06 13:36:24

史前居民戴陶面具:载歌载舞祈雨祈丰

    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先后在甘肃省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工作。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世界上最有名的面具当属出土于埃及帝…[全文]

2015-09-06 09:28:33

景泰蓝市场“厚古薄今”的原因

    景泰蓝是明、清两代专为宫廷生产的贵重工艺品,宫廷内设有专门的生产机构,以碗、盘一类为多,也有小型瓶、罐及盒子等,但流传下来数量极少,总计约400件左右。清嘉庆以后,景泰蓝仍没有多大起色。清咸丰、光绪年间,景泰蓝开始作为商品销往国内外,景泰蓝…[全文]

2015-09-01 15:54:16

探讨民国瓷的历史来源

探讨民国瓷的历史来源

    民国瓷,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段时间内的瓷器等工艺品。这38年与明、清两代一样,江西景德镇仍然是我国的制瓷中心。民国建立后…[全文]

2015-09-01 15:49:46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