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前亮相。一时间,气势恢宏的《幽燕金秋图》引起广泛关注,这幅巨型国画18年来一直悬挂于东大厅。 人民大会堂内部的“软装潢”,无论是大师画作、珍贵文物,还是精美工…[全文]
《紫芝山房图》 倪瓒的《紫芝山房图》纵80.5cm,横34.8ccm,纸本水墨立轴。画中土坡窠石,上生杂树三五株,间有新篁修竹依傍,临水置一茅亭。中景以水相隔,或有洲渚。远处山峦清晰可见。一种“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全文]
倪瓒的《渔庄秋霁图》 《渔庄秋霁图》是倪瓒五十五岁时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他成熟时期的典型画风。画卷描绘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以其独特的构图显露个人特色,即所谓的“三段式”。画面以上、中、下分为三段,上段为远景…[全文]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全文]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世孙。这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做着异族朝廷的官,虽然地位很高,实际并不受重视,心里很苦闷,只是一味地吟诗作画。他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全文]
元代取消了五代、两宋的画院制度,除少数专业画家服务于宫廷外,尚有一部分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其余多为一些隐居不仕的文人画家。元代绘画在继承唐、五代、宋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其显著特点是文人画"的兴起,人物画相对减少,山水、枯木竹石…[全文]
我有朋友曾问我在看传统中国画或水墨画的过程中究竟应以什么为观画的标准?看中国画尤其是水墨画又应该看到些什么?我且没有能力告诉我的朋友们一个万能的标准适用于全部的传统中国画抑或者水墨画。因为,现代以来,水墨画的发展很多,变化很大。就我自己而言…[全文]
位于沙坪坝滨江路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旧址,在抗战中坚持播报,被誉为“重庆之蛙”。近日,有网友图文并茂地发帖称,这座凝聚了抗战时期不屈精神的建 筑,其上半部竟已被拆除大半。而记者调查发现,原来只是网友的一场误会,被拆掉的…[全文]
明代《雪梅双鹤图》,绢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苏庚春 为纪念苏庚春为广东文博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广东省博物馆会同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于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月13日特别举办了“纪念苏庚春先生暨…[全文]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书画珍品将于12月初在纽约拍卖会上亮相。此次赵孟頫的《三马图》和楷书作品《圆通殿志》将联袂拍卖,起拍价约为8000万元人民币。 纽约贞观国际拍卖公司将于12月9日在纽约举行“中华瑰宝圣诞新年拍…[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