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阴沉木堪称木中皇帝,是古代皇帝的专用木材。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为了建造举世瞩目的承德避暑山庄,乾隆皇帝特地拨下巨款采购千年阴沉金丝楠木来制作门窗。因为天然的阴沉金丝…[全文]
海纹石 海纹石 海纹石 近期在国内的珠宝展上,一种有着海洋般蓝色的彩色宝石,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虽然在国外的知名度很高,但在国内,认识这种海纹石的人却不多。…[全文]
前日,天津文物秋季专场拍卖落幕,多件拍品创下高价,其中康熙皇帝南巡的御笔书法以5600万元拔得全场头筹,加上佣金6272万元的成交结果不仅在天津文物专场史上最高,也创造了康熙个人书法作品新的拍卖纪录。此外,本次专场总成交额达2.42亿元,也…[全文]
戴熙(1801-1860),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醇士,号榆庵、松屏,别号鹿牀居士、井东居士。清道光十二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咸丰十年天平天国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谥号文节。…[全文]
“火光”或“贼光”是鉴定者们经常挂在嘴上的词汇,是指瓷器釉面过于光亮。通过复制实验证明,在化学成分和烧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仿器物釉面确实要比古代真品光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全文]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的民窑青花,有一种大花、大叶的缠枝牡丹纹,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纹样。因为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没有断代标准器,以进行类型、纹样的对比,也就不能清晰地判断弘治牡丹纹的…[全文]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的民窑青花,有一种大花、大叶的缠枝牡丹纹,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纹样。因为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没有断代标准器,以进行类型、纹样的对比,也就不能清晰地判断弘治牡丹纹的特征,所以,拙文《弘治青花的装饰艺术》(载《收藏界》2011年第11…[全文]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一、 造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全文]
宋代汝官窑的发掘从1977年在清凉寺发掘的天青釉汝瓷片开始,专家们就不曾停下对汝瓷的发掘进程。 1986年10月,宝丰县清凉寺村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2个完整的笔洗,经专家鉴定,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汝窑一模一样。当时这件文物出现在研究…[全文]
元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以往的文献中却提及甚少。元代瓷器发展与宋代截然不同,宋代民间瓷窑星罗棋布,一片兴旺景象。元代由于战争的破坏,北方陶瓷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南方尽管也受到不同程度战乱的影响,但元世祖以后,推出了一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