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瓷釉成分的变化和釉面显色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已经走向成熟,制瓷原料已由传统的瓷土“一元配方”改为采用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并在青花器烧制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胎体上用钴料描绘纹饰,然后施影青釉、白釉、卵白釉等釉料,在高温1200℃左右一次烧成。元青花瓷以它独特的制作…[全文]

2014-12-05 15:36:49

在瓷器鉴别和收藏方面的基本功

    瓷器,精美细腻,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于文化品位的提升。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收藏领域。但是,小编在此想提醒大家,想加入瓷器收藏行列者,入行前最好多掌握有关瓷器的一些历史知识,在瓷器鉴别和收藏方面,…[全文]

2014-12-05 15:35:41

官窑是瓷器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近年来,中国官窑瓷器的升值速度和幅度令人咋舌,官窑无疑成了瓷器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中国官窑瓷器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从1975年逐年攀升,至1990年增长约九倍。之后,价格在海内外典藏家的追逐下迭创新高,明清官窑瓷器的拍卖价格动辄数…[全文]

2014-12-05 15:35:05

嘉庆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

    嘉庆瓷器的釉质逐渐变粗,釉面泛青,光润不足,瓷器的釉面上普遍出现轻微的波浪釉和似荞麦粉的针点,俗称“荞麦地”。 嘉庆青花瓷器上的耳系一般非常工整、方正,见棱见角的牌形耳好似古代的玉牌一样,器物足根圆而粗,修胎不精,厚薄不匀,尤其是民…[全文]

2014-12-05 15:34:21

瓷器收藏已成收藏者的最爱

    瓷器收藏已成收藏者的最爱,大家都看中定窑、汝窑、钧窑等官窑出产的瓷器,这样的品种升值快,升值空间大。同时,上世纪60年代的瓷器像一匹黑马一样,在收藏者的交流中声誉渐起,其价格也是一路上升。 记者在文物一条街上了解到,因为上世纪60年…[全文]

2014-12-05 15:33:45

笔筒收藏市场的升值空间

    作为文玩收藏中的“小器”,笔筒的市场行情却始终被人看好。收藏专业人士表示,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笔筒人气很旺,升值空间也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笔筒的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材质、工艺与文化含量等。不同材质的笔筒,对藏家来说意义也不同。一般来…[全文]

2014-12-05 15:33:04

香港市场惊现战汉古玉:战国龙纹出廓璧

    战国龙纹出廓璧,器物饰双面相同纹饰,出廓部分饰镂空龙纹,玉璧部分套雕为相连两璧,分别饰谷纹和扭丝纹。玉璧因入土受沁整体呈青黄色,透光观察,局部可见绺裂,且沁色相对较深,玉质油润,整体包浆统一。 出廓龙纹璧 重247克 正面 …[全文]

2014-12-05 15:26:21

那些市场上雕工精湛的和田玉籽料市场趋势

    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在八千年的中国玉文化中,和田玉以其品质高雅、质地优良成为了历代王朝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载体,并延续至今。和田玉的玉文化载体功能是以其物化产物(玉器)表现出来的。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全文]

2014-12-05 15:22:12

精致凤纹小玉琮,掀起高古玉价值浪潮

    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2年。 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的史前玉琮,有“玉琮王”之称。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全文]

2014-12-05 15:19:20

那些入土后的高古玉手镯目前市场趋势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收藏玉器的时尚,商代富豪墓中就有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器出土,历代君王如秦始皇、宋高宗、清干隆等都是玉器的大收藏家;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元代朱德润的《古玉图》、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清代吴大的《古玉图考》等都是古…[全文]

2014-12-05 15:16:5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