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龙泉窑的始烧年代

    在学术界中,多数人认为龙泉窑始烧于北宋初期,这种看法沿用了民国时期陈万里先生在几次对窑址考察后得出的结论。陈万里先生在当时首先提出,在对窑址进行科学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造型、胎釉、装烧工艺等诸环节的研究,作为对龙泉窑的断代依据。这种研究思路…[全文]

2015-03-04 15:23:57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地位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现藏于广州博物馆的北宋磁州窑“枕赋”铭长方形枕,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全文]

2015-03-04 15:22:57

磁州窑的历史概况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着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全文]

2015-03-04 15:20:47

钧窑及宋代钧窑瓷器的历史

    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代,经历宋金至元代。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 以小白峪历史最早, 唐代已烧黑釉带斑点器物,时称“花瓷”,对宋代紫红斑点装饰有直接影响。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全文]

2015-03-04 15:20:13

康熙青花瓷胎釉的特征

    早期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许多大盘及琢器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 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盘…[全文]

2015-03-04 15:19:25

顺治青花瓷的款识特点

    顺治官窑写年款的很少,主要是青花碗和茄皮紫釉盘。《饮流斋说瓷》中记载:“顺治仅一度开窑烧瓷,故顺治瓷品极少,有之,则做楷书也”。青花见有四字和六字青花楷书款,即“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顺治五年(1648年)、十年(1653)、十…[全文]

2015-03-04 15:18:29

瓷器高级定制的起源

    瓷器高级定制指的是瓷器生产企业依据客户定制瓷器的需求与定制目的,为客户量身设计并生产具有特定含义与特色的高品质个性瓷器,满足客户对瓷器的高要求与特定需求。例如明星纪念版限量瓷器、皇家定制珍藏瓷器、个人或家族专用瓷器等。 瓷器高级定制早在几…[全文]

2015-03-04 15:17:45

宋代官窑的起源历史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全文]

2015-03-04 15:17:05

品鉴民国瓷器 透视历史变迁

    生活处处皆有宝,百姓专家讲收藏。近日,大剧《北平无战事》已经结束,但是不少观众仍觉得意犹未尽,这不仅与剧中的多位重量级演员的精彩演绎有关,同时剧中的陈设布置也给这部大剧增色不少。今天百姓收藏家节目邀请到了专门玩民国瓷器的收藏家--黄卫桥,与…[全文]

2015-03-04 15:16:05

简述三国战乱中发展的瓷器艺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比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这些青瓷习惯上被称为“六朝青瓷”。北方则由于连年战乱影响,瓷器的生产起步较晚,直到6世纪初期的墓葬中才有…[全文]

2015-03-04 15:14:31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