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7日香港苏富比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张晓刚的作品《天安门一号》在拍场引来了一番风起云涌。这件尺幅为98.6厘米×128厘米、估价500万至700万港元的作品,得到了场内外多位买家的赏识,竞争异常激烈,僵持不下。最终的较…[全文]
当代中国画坛怪象迭出,令人眼花缭乱,外加疑问重重,今择八种而论,纯属看、听、想之杂记。 以尺论价 “中国画卖的是纸还是艺术?”说这话的是一位从美国来的画家,他在逛完北京琉璃厂的画店后直言不讳地问我,中国画怎么会有…[全文]
身价连涨一年多的红木原材料,岁末突现拐点,部分红木价格降幅达两成。有收藏专家称,红木价格年后可能回暖,投资者现在出手正当时。 近日,记者在徐东古玩城一红木家具店看到,光顾者络绎不绝。询问发现,不少红木家具价格均有小幅下调,以一套黄花梨八仙…[全文]
喧嚣热闹的2007 “玉比金贵千倍。”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李彦君认为,2007年玉器市场最大特点是和田玉拍品的数量创历史新高,玉器拍卖从原来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众多所谓的玉器专场及和…[全文]
2008年1月23日,受美国次贷影响,中国股市遭受重创,沪深近千只股跌停,沪指暴跌354点。被称为半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股灾。一度被看好的中国股市在国际风云的影响下,亦躲不开灾难的浪头。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使得每个成员的任何一次波动都可能引…[全文]
近年来,随着大众文化消费的兴起,绘画市场呈现出颇为活跃的趋势。但由于中国国民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与国际之间的较大差距,造成了以海外投资者为主的买方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本土绘画品牌的发展与崛起。 就拿艺术市场最为活跃的北京、上海各大艺…[全文]
日前,上海美术馆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结果表明,76%的上海中小学生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馆,这个结果让很多人切实感到美术教育缺失状况的严峻性。据悉,该调查涉及上海43所中小学的1.2万名学生,相当具有代表性。这次大型的问卷调查问题很简单——R…[全文]
佳士得伦敦拍卖的历史资料 张晓刚作品 培根《室内的三个人像》 2月份,伦敦无疑又将吸引全球收藏家关注,因为佳士得、苏富比两家拍卖巨头将于2月4日起上演2008年最新一轮的拍卖大战。2月4日,伦敦佳士得的 “…[全文]
从近现代书画拍卖超过1000万元的排行来看,2000至4000多万元之间成交的有6件,超过1000万元成交的有8件。从名头来看,大师依然是“高价”的保证,在2000多万元的成交中,傅抱石占2席,徐悲鸿占1位;在300…[全文]
古代书画板块2007年市场整体回暖,尤其是下半年,其回暖的趋势趋于非常明显的格局。据相关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古代书画的成交总额达 6.23亿元,占到中国书画成交总额的26%,这比2006年中国古代书画成交额占整个书画成交总额的16…[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