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梳理“万寿无疆”瓷

    近年来,“红色收藏”品和“文革”品日趋活跃。瓷都景德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品的“万寿无疆”铭文粉彩瓷作品已为一些“文革”品收藏家重点关注,古瓷器专家也认为是粉彩瓷器史上的高峰之作。它意蕴深厚,精美异常,品种繁多,价值多样。本文仅就所见所集…[全文]

2012-12-15 15:12:31

瓷器化妆土的作用与鉴定

    古代有些窑口的胎土较粗或胎色较深,为了使器物表面平滑白洁和颜色变浅,在胎体上先敷一层细白瓷土,然后施釉烧制,这层白色浆土称化妆土,也称化妆釉和护胎釉。 化妆土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窑口)特征,对其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古瓷的断代…[全文]

2012-12-15 15:12:06

古瓷鉴定中的“使用痕迹鉴识法”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瓷器也一样,凡经长时间使用,器表都会出现使用痕迹,这是人工擦拭和外界空气中硬质微粒及腐蚀性分子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只有四种情况下的瓷器没有使用浪迹:第一种是新烧成的瓷器包括仿古瓷器,第二种是古代陪葬的专用瓷器,第…[全文]

2012-12-15 15:10:36

液化气烧痕揭露万元瓷盘真相

    藏品描述:菱花口大盘,器高5厘米,口径34.7厘米,足径18厘米。折沿,弧腹,圈足。盘沿刻蝌蚪纹,内腹壁刻花茎纹,后再刻折枝莲花纹,由12组折枝莲花纹依次排列在内腹壁上,内底微凸,刻一圈双弦纹,在弦纹内刻折枝莲花纹。外壁光素无纹,通体施青釉…[全文]

2012-12-15 15:09:57

明清两代瓷器的款识有什么规律

    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并且各有其特征。只以明代款识而论,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全文]

2012-12-15 15:05:47

故宫珍藏清代玉器亮相澳门

    青玉乾隆御题诗碗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玺外观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澳门民政总署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办的专题文物特展,为澳门每年一度的文化盛事。本年艺博馆继续与故宫博物院携手,联…[全文]

故宫|清代玉器|澳门 2012-12-15 08:57:00

地摊主助长沙古玩市场格局

    每逢周五、周六、周日这三天,如果你来到白沙路的天心阁古玩城,一定会被这里的盛况所震撼:四五百家地摊和数以百计的淘宝客把这条街围得水泄不通,甚至连地下停车场也被地摊商贩们占领了。长沙古玩地摊市场怎么如此火?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共有十家古…[全文]

2012-12-15 03:00:51

名贵印石被盗空余锦盒

    创建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全国社员仅有404名。上个月,住在虎门多年的吴汥涌作为东莞首个进入西泠印社的人而被媒体竞相报道,没想到上周末,他的住宅便遭到了窃贼的光顾,不仅电脑、相机、首饰等财物被…[全文]

2012-12-15 02:55:13

专家评宣纸 好画易得佳纸难求

    明代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写道:“文房器具,非玩物等也。古人云:笔精墨良,人生一乐。”事实上,书斋生活对中国古代文人而言,不但是生活中的一乐事,更是心灵的栖居地。 而今,随着当下书画与收藏热的兴起,文房中的纸、…[全文]

2012-12-15 02:42:38

老墨:闻香识墨紫金不换 鉴别三法则

    自古中国,有知识有涵养的读书人都被称为“文人墨客”。一声“墨客”,点出了墨之于读书人的重要。古人书房里,一文人在书桌前吟诗作赋,旁边总有佳人或书童静静研墨。古人研的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老墨,即墨…[全文]

2012-12-15 02:36:28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