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江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沭阳吕台遗址考古勘探项目进行结项验收。专家组一行首先赴考古现场了解遗址基本情况和考古勘探情况,随后在室内观摩出土器物及标本,并听取勘探工作汇报。专家组经过评审,一致认为此次勘探符合田野考古规范,结项验收予以通过。 沭阳吕台遗址为一处西周至汉代聚落址,遗址现存面积约10000平方米,文化层最厚可达5.2米,遗址内出土遗物丰富,并发现墓葬、房址等遗迹,对研究宿迁地区...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了解到,2018年12月29日,行唐故郡遗址2015-2018年考古工作验收暨2号车马坑保护专家咨询会在行唐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对该遗址考古给予高度评价。 与会专家首先对故郡遗址考古工地和二号车马坑5号车实验室考古发掘现场进行了考察。与会专家认为,要加强研究工作,做好分期,明晰遗址与墓葬的相互关系,为...
浙江自然博物院核心馆区五个主展馆布展项目验收暨海洋馆初步验收会于日前在安吉召开。会议邀请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浙江大学、浙江省博物馆协会、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历史博物馆、安吉县文广新局等单位的专家出席。 与会专家现场查看了6个主展馆施工布展完成情况,听取了各展馆布展项目进展汇报及展览效果监理和展览施工监理的综合评估意见。会议认为,五个场馆施工布展效果基本符合深化设计方案及...
11月28日,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壁画保护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专家组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勘察,查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工程汇报。专家组认为该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河北省文物局的核准意见和保护修复方案,对摩尼殿壁画出现的病害实施了修复,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研究和监测工作贯穿项目全过程,对国内同类项目的实施具有借鉴和示范作用。专家组提出在工程结...
布达拉宫金顶群修缮工程近日通过专家组验收,标志着历时一年半的布达拉宫金顶群及附属修缮工程圆满结束。 布达拉宫海拔3763米,是西藏现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1994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建筑顶层共有七座金顶,先后建成于公元17世纪至20世纪期间,其中五座为歇山式金顶,两座为六角形金顶。由于长年风吹日晒、雨水渗透等原因,金顶群出现残损,导致金...
日前,“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试点”以90分的成绩,高分通过验收。标准化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试点项目建立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经验做法,填补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工作在省内乃至国内的空白,为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世界文化“双遗产”城市是杭州重要的“金名片”。恪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2018年7月下旬,由西安博物院组织召开“西安博物院人工湖净化项目竣工验收会”。经建设方、专家及监理方共同验收,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工程资料整理完善,符合相关验收规范要求。 西安博物院人工湖水域面积6500平米,水深0.8米,长期以来靠人工打捞,排水清淤,喷泉水循环等方法进行水体净化,但效果不明显,水体仍较浑浊、透明度低,针对西安博物院水体现状从长远分析建立完善生态系统,2017年10月3...
7月19日,景宁畲族服饰馆顺利通过验收。验收组详细听取施工单位工作汇报,并现场检查工程施工。验收组认为景宁畲族服饰馆已完成立项审批批复、工程设计、施工合同的全部内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达到了预期,工程质量合格,工程资料齐全,达到工程竣工验收标准,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景宁畲族服饰馆建设项目,分别展示传统畲服、畲族服饰工艺、和现代时尚服饰,畲族人民可以通过服饰馆监督制约畲族服饰未来方向,成为...
5月23日至5月25日,浙江省文物局在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主持召开了余杭茅山独木舟保护修复项目冷冻脱水阶段验收会。来自湖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参加了验收会。 与会专家赴独木舟保护现场查看了冷冻脱水处理效果,听取了浙江省博物馆有关工作人员所作的项目工作汇报,审阅了验收文本,经充分讨论,一致同意茅山独木舟冷冻升华脱...
3月30日,江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进行了验收评审。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实地查看项目实施情况、审查项目资料、质询讨论后,认为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符合方案设计要求、验收资料齐全、完成了目标任务,同意通过验收。 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于2015年4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通过项目建设,建立了徐州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实现陈列展馆、库房、土山汉墓等重点...
3月15日下午,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研究课题专家评审会召开。此次评审会邀请到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等单位专家,为项目研究及下一步工作开展指导。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浙江大学课题组通过对4处海丝申遗点(保国寺、永丰库、天童寺、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价值评估、实地勘查、结构监...
1月31日、2月2日,省文物局在浙江自然博物馆组织召开了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各场馆展览深化设计成果验收会。省文化厅副厅长蔡晓春、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杨新等参加验收会。 会议邀请了中科院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水利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杭州博物馆、北京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天津自然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
1月18日,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组织召开“奉化下王渡遗址文物遗迹迁移工程”项目验收会。会议邀请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专家担任评审,项目承担方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汇报了项目进展情况。 下王渡遗址文物遗迹迁移工程,是为配合奉化宁南物流园区建设,将下王渡遗址考古发掘的重要遗迹遗物通过整体套箱等方式,迁移提取到奉化文保所,为将来的奉...
1月12日,贾汪区庙台子遗址考古工地接受了省市文物部门的考察验收,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敏等专家一致认为,庙台子遗址是苏北沂沭泗流域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其中发掘的西周早期联排式房屋基址在苏北属首次发现,非常具有典型性,整个考古发掘规范有效。 庙台子遗址位于贾汪泉东村北,高出周围地表约3米,面积5千多平方米,因其上曾建有白马寺故得名“庙台子”。这处遗址早在1959年即为南京博物院尹焕章等考古学...
近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分两组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二期)、陇西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等项目进行结项验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马清林、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西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铁付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梁宏刚,山东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王传昌等专家应邀出席,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及项目建设单位、实施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