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96年,10万余枚三国简牍出土于长沙市五一广场走马楼街某商厦建筑工地,数量超过全国各地已出土简牍的总和,内容涉及三国孙吴长沙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11月27日,湖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对“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项目”进行结项验收。 以故宫博物院研究院陆寿麟、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候旭东、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周宝中等...
日前,温州市龙湾区文博馆展陈形式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龙湾区文博馆自1999年建成开馆,馆内设施老化,展陈方式落后。2012年,龙湾区文博馆旧馆整体改造列入温州市创历史文化名城项目,包括外立面改造、景观绿化、泛光照明及陈列展览更新等,总投资约1500余万。其中,展陈更新投入资金600万元,于2014年10月开工,2015年9月2日竣工正试对外开放。经两个多月试运行,观众达7000人...
11月24日,景宁县畲乡民俗博物馆帮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丽水市文广出版局验收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场馆,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 自2014年在市、县博物馆的积极帮扶下,畲乡民俗博物馆完成600余件藏品的档案管理,业务上得到了很大提升。今年5月份完成陈列展览工程,成为宣传畲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下一步,畲乡民俗博物馆将对验收反馈的环境、灯光等问题进行整改完善。
2015年11月13日,拉萨市文物局在大昭寺组织召开了“西藏大昭寺壁画保护修复工程结项预验收工作会议”。会议认为:(1)大昭寺壁画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组工作认真负责,保护修复理念正确,施工工艺合理,施工目标明确,坚持现代工艺与藏式传统工艺相结合,在最小干预原则下,尽量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对大昭寺壁画进行保护修复,取得了非常好的保护修复效果;(2)项目组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大昭寺壁画原真性与宗教、艺术完整...
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于日前对嵊州市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仁村建筑群——老屋台门和马寅初故居二期修缮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专家组通过现场实地踏看、翻阅工程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对该两处工程进行了验收,认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崇仁村建筑群——老屋台门修缮工程的收官为今后嵊州市修缮利用民居建筑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实施崇仁村建筑群保护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专家组同时对住户回迁后安全管理等问题提...
11月24日,长兴县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浙西丰碑》基本陈列展览工程通过省文物专家组验收。此次布展工程共计投入350万元,展厅由基本陈列《浙西丰碑》、特色展厅《红色标杆》和临时展厅《红色记忆》组成,共展出文物205件,珍贵历史照片240张。(长兴县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2013年10月,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进行了以“清代童生考试展”为主题的一期布展工作,针对24间的文科考舍进行了全面布展,总共布展了八个展厅,主要包括科举制度以及相关典故展示、童生赶考场景、考场逼真复原场景、科举文物精品展示等。在经历了近两年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后,于2015年11月20日正式接受上级领导的验收。 受省文物局委派,蒲城县文物旅游局书记胡增新、副局长王晓玲、财政局主管领导等一行在清代考...
2015年10月22日,由我院承担的“文物工作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结项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出席此次评审会的专家主要有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领导、局直属单位领导以及部分高校专家。评审会由局政法司司长朱晓东主持。 专家在听取项目组做结项报告的基础上,对项目报告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评议。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拟定评价标准、制定评价实施办法对文物工作进行评价,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是一项开拓性的工...
11月10日,鄞州区文保点马友友祖居修缮工程竣工并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马友友为华裔美国人,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已荣获13座格莱美奖与无数特别贡献奖,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家之一,曾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马友友祖居位于鄞州区咸祥镇咸二村,为晚清建筑风格,由正厅、天井以及东厢房、东偏房等组成。总体格局保留基本完整,结构布局合理,工艺做法简练,富有特色,是典型的传统砖木结构民居。 但因年久失修,...
11月8日,泾县黄田村文物保护样板工程(一期)通过省文物局验收。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查看工程资料、听取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工程建设的相关情况,认定该工程工艺做法符合《文物法》“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隐蔽验收记录、分项分部工程等各类记录齐全、资料完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所有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施工组织程序合法,工程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合格。 黄田村文物保护样板工程...
10 月28 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承担的甘肃尖川出土竹木漆器和玉门花海毕家滩墓地出土棺盖板《晋律注》两项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结项验收。与会专家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现场查看保护修复后的文物后,一致认为两个项目技术路线合理,使用的保护材料符合要求,工艺成熟,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意通过结项验收。专家同时就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及后续预防性保护措施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10月31日,山西博物院承担的馆藏墓葬壁画保护等7个不同类型的项目,通过了由山西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这不仅是山西省博物院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的成果,也表明山西以省博物院为中心带动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模式初见成效。 本次验收的7个项目皆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分别是山西博物院馆藏墓葬壁画保护、闻喜县博物馆藏水陆画保护修复、馆藏康熙青花龙凤盘等106件瓷器的保护修复、北齐菩萨立像等29件石质文物保护...
10月19日,宁夏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明长城三关口段抢险加固工程(一期)和水洞沟段保护修缮工程进行验收。经工程现场考察、资料查阅以及听取汇报,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竣工验收,并认为三关口段工程对于土遗址保护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建议完善工程资料以备申报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 明长城三关口段抢险加固工程于2014年6月开工,由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设计,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施工。明长城水洞沟段保护工程于...
2015 年三峡工程文物保护专项验收工作列入《国家文物局2015 年工作要点》。验收工作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湖北省、重庆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初验工作,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终验工作。3 月3 日,终验工作启动; 3 月11 日至4 月16 日,进行了技术性验收和行政性验收;10 月9 日至11 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长江三峡工程移民工程全面竣工验收工作会结束,标志着三峡工程移民工程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