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 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 长19.8厘米,宽14.1厘米 商代纺织品痕迹主要见于覆盖在车、棺椁上的帷帐与青铜器的包裹,分为麻质与丝质两种,其中最大的纺织密度为每平方厘米经丝72根、纬丝35根。( 撰文:于成龙 )
商 由于商代距今久远,当时的丝织品均已腐烂无存,但在一些商代的铜器等物上仍留有丝织品的痕迹。这块铜片上残留的平纹绢痕迹,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丝织痕迹。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50余件铜礼器表面也粘附有丝织品残片痕迹。这些遗痕中,不仅有平纹绢帛,还有菱形纹的暗花绸、大孔罗等。表明商代采用较高纺织技术,已有了提花装置的织机。 1953年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出土
出土信息 战争、献俘、纺织、狩猎、放牧、斗牛……这是古滇青铜器上反映的生产生活场面,古滇国在不到500年的短暂历史里创造了“世界级青铜器”的辉煌历史。然而,古滇文明为什么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靠什么联系和交流?靠什么记录生产生活? 在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的刻纹铜片上,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类似于原始图片文字的刻纹图画…̷...
一把重达10斤、全铜所制、能雕刻书法兼比武傍身的折扇不仅仅出现在电影中。在广州恩宁路八和会馆旁的一家铜器店里,两名师傅正传承着“铜扇”这一源于中国明代的传统工艺。铜扇曾因投文人墨客之所好而盛极一时,然而如今少人问津,后继乏人。现代技术让古扇进化明代的铜扇是以牛筋串连铁片制作而成,扇片之间相互比较松散,牛筋容易断裂,也不适宜用扇面进行砍削。“这是受古代冶金技术所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