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8日上午,来自郴州市第九中学313班的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来到郴州市博物馆参观体验,庆祝这个全球性的博物馆日。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他们提供了热情细致的讲解服务。同学们为展厅中陈列的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吸引,认真听讲解,惊叹于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参观结束后还意犹未尽,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参观内容。 同学们仔细听志愿者讲解 让学生在博物馆日这一天走进博...
“我们目前发现的古墓塔有36座,分布在寺庙周围的山林之中,其中有13座已经经过了专家鉴定。”11月8日,湖南郴州苏仙区龙岩古寺住持释礼春师傅向记者介绍,该寺发现的墓塔林中,还有一座极为罕见的双子七层墓塔。 墓塔是古代佛教信徒往生之后,为埋葬遗体或舍利建造的塔。郴州龙岩寺是一座隐匿在深山丛林中,且鲜为人知的800年古寺。在释礼春师傅的指引下,记者一行在寺庙周围的山林中找到多座古墓塔,它们层...
身在郴州,说起太平头村,听闻的人不多。但问起97岁老红军胡照创办的红军抗战纪念馆,就会有不少人告诉你。 这家地处大山里的纪念馆,并不像所在地那样默默无闻,一个月,接待参观人数可达上万,声名在外。 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太平头村,地处重重大山的怀抱里,山高路远。从郴州市区,到太平村,近40公里的路程,须行驶一个小时以上。 到达这家大山里的抗战纪念馆时,时间已至下午3点,馆内仍有少量游客...
“《重修关帝庙记》碑的回归,将为我们研究明清时期官民对关帝的崇尚提供实物佐证。”4月1日,湖南郴州北湖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成红兵告诉记者,在当地遗失40年的清乾隆年间《重修关帝庙记》碑,日前在热心民众的发现和积极协助下,回归郴州市北湖区文物管理所,重新面世。 《重修关帝庙记》碑。徐志雄 摄 记者在临时存放《重修关帝庙记》碑的郴州义帝陵看到,该碑长约1.5米,宽约0.6米,厚约0.2...
1月9日,记者从落幕的2016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获悉,文物考古专家近期在湖南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走马岭七组发现一处古代壁画墓。墓壁后的墙体砖柱上有南朝彩绘壁画,为湖南最早的壁画墓,壁画上两个侍女图像栩栩如生。 郴州市文物处考古专家罗胜强介绍,两个侍女图像用流畅而简约的线条绘制在白灰面上,左侧年轻侍女呈站立姿势,细腰,双环髻,宽额,细眉,小嘴,下巴略圆,眉目清秀,双手下搭,作回眸状。她上身着...
壁画中的两个侍女图像。供图/郴州市文物处 1月8日,在2016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郴州市文物处考古人员介绍了在苏仙区坳上镇走马岭七组,距离郴州市区6公里的一处古墓葬。墓壁后的墙体砖柱上有南朝彩绘壁画,为湖南最早的壁画墓。 壁画上是两个侍女图像。左侧年轻侍女呈站立姿势,细腰,双环髻,宽额,细眉,小嘴,下巴略圆,眉目清秀,双手下搭,作回眸状。她上身着两档短衫,高开领露肩,长袖,胸口处围腰打...
8月29日,桂阳县文物部门负责人介绍,由北京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发掘队,连日来对该县正和镇陡岭下和浩塘镇桐木岭遗址进行发掘考察,发现了双排冶炼窑群遗迹,为国内首次发现,有重要文物、学术和研究价值。
史志专家研究《酃邑梅岗宾兴广额印金传书》。徐志雄摄 8月18日,记者从湖南郴州北湖区档案局获悉,该局在日前的一次档案资源普查时,意外在民间发现一本清同治年间的书院经济专志。经查证,该专志为湖南现存最早的书院经济专志。 这本名为《酃邑梅岗宾兴广额印金传书》的专志,是刊刻于清同治七年的官刻本,用棉纸刻印而成,共248页。里面详细记载了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梅岗书院接受11位乡贤捐资办学的账目...
8月18日,北湖区档案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档案资源普查时发现珍稀清代书院经济专志——《酃邑梅岗宾兴广额印金传书》,此书刊刻于清同治七年,官刻本,棉纸,共计248页,书宽22厘米,长33厘米,书中字大如清代的小铜钱,十分精美。 梅岗书院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由时任酃县知县麦连倡议,武举朱光贤与文举贾元贞等主持修建,因院南有梅峰,故命名梅岗书院。是客家人建的书院,供客家子弟读书。...
8月11日,在临武县武水镇唐家村,武警消防官兵指导村民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家碉楼前进行消防演练。当天,该县对13个乡镇3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消防责任人进行集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以强化文物古建筑安防消防意识。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单位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试点市州负责人及联络员会议精神,推进试点项目工作在郴州的实施,7月28日上午,郴州市文物处在市文化中心四楼会议室召开文物保护单位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试点项目负责人工作会议,会议由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文物处副主任吴代峰主持,试点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市文物处主任秦小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文物处各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文管所所长及苏仙岭——万华岩风景...
日前,苏仙区一处在建安置房工地发现三座古墓葬。考古人员介绍,墓葬形制具有本地区东汉时期墓葬的特点,从出土器物类型看,墓葬年代晚于东汉时期,应为两晋时期。墓葬的纹饰种类繁多,这种情况在郴州比较少见,其中有些纹饰还是第一次见到。出土器物以陶器居多,分为软陶和硬陶。此外,墓葬中还发现了部分铜碗、铜盆、铜钱以及少量铁器。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郴州东汉到两晋时期随葬器物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5月21日上午,湘南地质资源博物馆开门迎客,这是该馆建成后首次正式开放。目前该馆已被郴州市政府确立为郴州市矿物宝石交易市场暨网上拍卖交易平台,为广大收藏家提供了可供交易的场所。 地质资源博物馆是“国家级国际专业博物馆”,以“汇聚全球资源”为办馆宗旨。博物馆以陈列“世界矿物精品宝石”为主,首层展厅一楼为矿物晶体、化石、陨石、博物馆展区,展出了曾荣获上海国际珠宝展览金奖的天然七彩萤石“金童玉女...
2015年1月18日,来自全国的近百名书法家相聚在湖南郴州,和郴州华泰城的全体员工以及第一批签约客户见证了“华泰城杯”——龙的传人2014全球华人书龙画马公益大奖赛的颁奖典礼。 龙的传人经过半年的孵化和半年的执行,在孵化期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和文化部以及和北京崇德堂文化传播中心的大力扶持。在执行环节得到了烟台勤能置业有限公司和高炳山艺术馆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赛突破了传统的书法大赛,它不仅仅是书法...
近日,湖南省郴州北湖区档案局工作人员在鲁塘镇例行档案执法时,发现一本189年前记载郴州直隶州永宁乡“山林纠纷”案件民间手抄本。 据最初发现该手抄本的鲁塘镇镇干部何土高介绍,他在清理其祖屋时发现该手抄本。他家祖屋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至于手抄本是何人撰写,他的上辈也未曾提起,所以不得而知。 这本手抄本封面仅存残页,已破旧发黄,既没书名,也无作者名。手抄本正文完整,馆阁体书法十分清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