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0日,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茶产业博览会)宣传推介会暨“我有贵州半亩茶”网络名人公益活动在在北京举行。 活动现场。活动方供图 胡博 摄 活动旨在打响“贵州绿茶”公共品牌及“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提升贵州茶品牌影响力、号召力、传播力,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据介绍,本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将于4月1...
11月12日,遵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启动。市文广新局、市文化馆邀请省内5位专家,对我市各县(市、区)推荐申报的涉及96个项目的112人进行评审。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管理等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根据《遵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开幕式现场 饶小龙摄 中国文化传媒网讯(记者王彬)7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司、贵州省文化厅、遵义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在贵州遵义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司、中央文明办三局、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贵州省文化厅、遵义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界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合唱节以“传承红色文化,唱响多彩贵州”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的...
象钮执壶出土时的情景 金鱼银洗出土时的场景 6月28日,记者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此前在遵义市新蒲新区杨氏墓地出土的部分文物,经专家持续努力,已有16件银器完成修复。其中,包括引人关注的金鱼银洗。 2013年至2014年,为配合水库建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新蒲的一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南宋播州土司杨价夫妇墓葬,出土一批珍贵文物。 由于年代久远,...
2018年3月29日上午,由四川福到老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比兔(深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乾坤酒业有限公司和北京阿希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筑爱梦想,点亮希望”关爱特殊儿童大型公益慈善捐赠活动在贵州省遵义市启智学校圆满落幕,爱心企业共向学校捐赠11万元善款用于学校建设、设施完善及特殊儿童康复治疗。 四川福到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军、遵义市残联副理事长吴青箐(遵义市政协委员)...
红色圣地,十月会战。一场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的2017“圣地”贵州遵义 · 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暨中国汽车场地越野大奖赛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遵义播州区苟江经济开发区举行。 此次锦标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贵州省体育局、遵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贵州省体育局山地户外运动管理中心和社会体育管理中心、遵义市体育局、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遵...
赵家坝墓地航拍图 修复受损的陶俑 墓中的石刻 出土的陶俑 9月15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宣布:经过近四年的调查、分析和发掘,在遵义市境内又新确认了5座播州杨氏土司墓葬,1座疑似土司夫人墓葬。 至此,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确认数上升到14座,丰富和完善了土司墓葬序列,对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及其文化特性研究有重要意义。 首次发掘确认...
近日,遵义市中心城区一处文物保护工程工地上的桩孔内,惊现一批精致的古时建筑构件。相关人士分析后认为,部分构件为明代,少量构件的年代或更久远。 据介绍,这批疑与播州治所有关的建筑构件,做工精细的程度超过了遵义市近年土司考古中出土的同类物品。 修复郑莫祠 发现可疑构件 发现古建筑构件的地方,是正在重修的遵义市级文物郑莫祠。 6月13日,当工人们在开挖桩孔时,细心的工程...
昨日,遵义长期关注播州土司文化的一名学者称,他在当前发掘整理供人参观的播州第十三代土司王杨璨墓内,发现了雕刻“龙捧鲜花追凤”图案。随即,记者赶赴距遵义市东南10公里的皇坟嘴,这里埋葬的是播州第十三代土司王杨璨及夫人。 据悉,杨璨墓修建于宋理宗淳右年间(公元1241-1252年),占地64平方米,全用白砂岩条石砌成。这座古墓1953年被发现,1957年清理发掘,1984年后进行了几次维修,20...
转型发展,以大数据为契机,成长为文博领域的翘楚企业是荣博智能科技的发展目标。而如何推进文博大数据产品的研发,破解文物安全管理难题,是荣博智能科技当前正面临的问题。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11月2日,公司董事长熊科荣亲自率领公司高管前往贵州考察,共商公司转型问题的解决之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荣博智能科技将大数据运营典范企业贵州万华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考察的第一站。万华科技作为大数据...
今年十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近日,《长征与遵义会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图片展》浙江省巡展在浙江理工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展。 作为“浙江省党史文化进校园”浙江高校的首展,此次图片展与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史料珍藏最丰富,展陈实力最强的纪念场馆——遵义会议纪念馆进行合作。活动辐射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届时将邀请园区省内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集体观展,同时辐射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事业单位,是党史文化进高校、进基...
遵义会议纪念馆外景和内景 81年前,在黔北小城遵义,位于老城子尹路中西合璧的两层灰砖小楼上,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从此开启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进程。 遵义会议的历史,人们早已从课本和艺术作品中熟悉,但实地寻访,仍然让本报记者感到强烈的震撼。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1月15日至17日,在这幢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开始,由...
“我们是红军的传人,我们是英勇无畏的会址消防……”豪迈地唱完队歌后,贵州省遵义市公安消防支队红花岗区大队会址中队的消防战士走入遵义会议纪念馆,开始了一天中第一次巡逻。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近日,遵义会议纪念馆再次迎来了一股红色旅游热。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巡逻中的消防战士显得格外醒目:高温酷暑天却穿上橙色全套抢险救援服,有的手提灭火器,有的身背雾水枪。 “身着抢险救援服意味着随时准备...
海龙屯,变得熟悉又陌生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和湖北神农架先后申遗成功,名列世界遗产名录。 就在一年前的7月4日,贵州遵义的海龙屯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时,文化版以《田野考古每个日子都不平淡》为题进行了报道,介绍了申遗背后的准备工作和考古发掘。有人好奇,申遗成功除了给景区带来更响亮的名声,还会有哪些帮助和提升,给当地居民带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