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藏是中国文物大省,在西藏这片雪域高原的高天厚土上,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截至2017年11月,西藏自治区政府公布的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25处,其中包括了213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西藏所辖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县级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合计已达1424处,西藏文物保护力度也持续加大。 其中,始建于明代的乃琼寺又名“乃琼扎央林”,位于拉萨西郊,这里供奉着被藏传佛教信众...
最近,文娱界被一档“综艺节目”刷屏了,继《我在故宫修文物》和一次次的“故宫跑”之后,《国家宝藏》让似乎“遥不可及”的文物再次成为热点,“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也让观众们离文物又近了一些。 西藏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各民族之间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在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地域性民族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极具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
日前从西藏拉萨市文物工作会议上获悉,为有效提高文物保护工作能力,拉萨市文物局今年计划投入300余万元,在全自治区首次启动RFID智能电子标签及恒温系统建设,这项技术将在小昭寺安装使用,并逐步向全区文物保护单位推广,使西藏文物保护进入智能化时代。 拉萨“三大寺”之一的小昭寺,建于公元7世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各个殿堂内保存着大...
近日,本报记者从拉萨乘车出发,穿河谷、过隧道,来到雅鲁藏布江北岸,探访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桑耶寺。 桑耶寺享有“西藏寺院鼻祖”的美誉,由藏王赤松德赞迎请莲花生大师、寂护大师于公元8世纪兴建。 在这座千年古寺内,一场规模浩大的修缮工程已历经数年。桑耶寺正在能工巧匠们的手下,重现昔日风采。 1996年,桑耶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于2010年9月的修缮工程,总投...
近日,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自2001年开始该院就为西藏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伸出援手,历时14年先后完成了布达拉宫、萨迦寺、罗布林卡三大重点文物的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再加上阿里古格遗址和日喀则夏鲁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专家们共累计修复各类病害壁画8800余平方米。 据了解,在敦煌研究院对西藏支持的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壁画的保护修复技术也取得了进展,从壁画保存现状调查评...
随着“十二五”工作的圆满收官,我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文物队伍得到加强、安全体系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区文物保护工作仍然面临基础薄弱、人才紧缺、保护手段落后、保护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 总体上看,我区文物保护工作既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又处于形势依旧严峻的“矛盾凸显期”,迫切要求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改革创新中破...
近日,全国援藏工作会议和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拉萨召开,西藏文物如何更好保护利用成为焦点问题。据统计,西藏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27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留存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等宫殿、寺庙中的唐卡、壁画、古籍等,是西藏文物保护的重要资源。如何让这些文物古籍得到保护并“活”起来?西藏引入科技的力量,让文物重新焕发生命力。 摸清家底 加大投入 在布达拉宫一间工作室内...
“这21幅二十一度母像唐卡,是17世纪尼玛白瓦上师的作品,原藏于布达拉宫,非常珍贵,所以我们做了这个专题展览”,在西藏博物馆展厅,副馆长达珍兴致勃勃地介绍着。4000幅种类丰富的唐卡是西藏博物馆值得骄傲的收藏。 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门外的西藏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0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上千件。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五彩纷...
“十二五”期间,国家安排资金16亿元支持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及博物馆建设,比“十一五”增长180%.西藏文物保护维修项目达到130项,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新高,为研究青藏高原历史和保护藏文化筑起坚实屏障。 记者从28日召开的全国文物援藏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24亿元,用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本体保护展示、安消防工程以及博物馆珍贵藏品保护修复和...
今年以来,我区文物保护工作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文物局的关心支持下,各级文物部门深入贯彻文物工作方针,依法管理、加大保护和文物基础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文物事业不断发展,全区文物保护事业呈现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 落实责任,全面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我区完善文物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全区各级文物部门把文物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记者从拉萨市文物局了解到:拉萨“数字化文物保护工程”日前全面启动,这也标志着西藏文物保护工作进入数字化时代。 据拉萨市文物局介绍,工程总投资超300万元,资金全部来自于北京市援藏资金,旨在利用10年时间,建立起完善的文物调查、信息采集以及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拉萨数字化文物保护全覆盖。工程主要包括文物数据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一期主要涉及拉萨16...
新华网拉萨7月9日电(记者许万虎)记者9日从拉萨市文物局了解到,拉萨“数字化文物保护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这标志着西藏文物保护工作开始步入数字化时代。 据了解,工程投入300余万元,资金全部来自于北京市援藏,旨在利用10年时间,建立起完善的文物调查、信息采集以及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拉萨数字化文物保护全覆盖。 拉萨市文物局副局长李粮企介绍说,工程主要包括文物数据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馆藏文物...
由法国国家美术协会(SNBA)主办的“2011年卢浮宫画展”于12月6日至11日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举办。应画展组委会邀请,中国七位钢笔画画家一一岑建、贾一凡、武金生、铁钢、赵军、吴峰和沈波,将携各自作品赴展。这是中国钢笔画首次以集体的形式亮相世界顶级艺术舞台。据悉,每年一度的卢浮宫画展是全球画界的一件盛事,有评论员认为中国的七位钢笔画画家亮相卢浮宫,将成为中国钢笔画...
上百位民工站立成两个相对的方队,一边唱歌,一边随节拍行走、停顿、转身,每个人手中长柄的石锤有节奏地敲打着地面……如此循环往复。他们像是在表演歌舞,又像在举行某种仪式。这是藏人特有的“打阿嘎土”的劳动场景。在西藏的拉加里王宫、哲蚌寺、色拉寺等维修现场,记者一次次被这样热烈的劳动场面所感染。 近三十年西藏文物维修投资约14亿 “阿嘎土”是藏式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材料,一般用于铺地面和屋顶。“打阿嘎...
新华社拉萨8月8日电(记者梁书斌 黄兴)50名西藏自治区的壁画保护修复技术人员和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7日完成专业培训并拿到了结业证书。这些学员的结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藏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的短缺局面。据介绍,为培养西藏壁画保护修复急需人才,缓解文物鉴定专业人才短缺局面,今年3月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西藏自治区先后举办了壁画保护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和西藏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培训班。 今年3月到8月,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