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位于福州路的上海古籍书店,是知名藏书家韦力每次到沪的打卡之地。浸淫古书三十年,专精版本目录之学,放眼国内藏书圈,韦力是公认最钻研的藏家,有人说他“中国民间收藏古籍善本最多”,可谓中国当代藏书“第一人”。缘何与古书结缘?他眼中的淘书之乐有哪些? 日前,芷兰斋主人韦力亮相海上博雅讲坛,与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对话他的“书式生活”。“自古至今的爱书人都有一个通病,此病不是指爱书之好,乃是这些爱书人大多...
宁波历来人文渊薮,自南宋以来,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的藏书楼,但是藏书楼保存至今的并不多。值“5·18”国际博物馆日,我馆特组织了天一阁文化志愿者一行前去寻访了孙家溎先生的蜗寄庐,徐时栋的烟屿楼以及黄澄量的余姚五桂楼。 这三座书楼都与天一阁有着莫大的渊源。蜗寄庐是浙东现代著名藏书家孙家溎先生的藏书楼,因藏书之所地不甚大而自喻“蜗庐”。孙家溎先生不意仕进,专注地方文物和文献典籍,在上世纪初值故...
近日,省文物平安工程安防项目验收组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安防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验收组听取业主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南浔古镇管委会和南浔区文物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查看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安防工程入侵报警系统、声音复核系统、智能电源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无线对讲系统、综合安防平台集成系统、监控中心等,对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 验收组认...
近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小莲庄部分)安防工程项目启动,预计2018年5月完工。 小莲庄始建于1885年,占地1.7公顷,建筑面积4252平方米,平面呈近似长方形。布局为西宅东园,西半部为建筑群,东半部为园林。园林以西分列三条南北向轴线,从东到西依次为家庙、义庄和私塾。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小莲庄部分)安防工程主要包括入侵报警系统、声音复核系统、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近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之桂花厅修缮工程启动,该项工程由南浔古镇管委会组织实施,预计12月底完工。 小莲庄占地17165.80平方米,平面呈近似长方形,东西长,最大距离为208米,南北短,最大距离也有95米。西半部为建筑群,东半部为园林区。建筑群部分分列三条南北向轴线,从东到西依次为家庙、义庄、私塾。义庄位于家庙西侧,坐北朝南,分前后二进。第一进为平屋,面宽五开间,通面...
作为学者,韦力有很多头衔: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研究院学术委员、全国古籍评审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而他最喜欢的称呼,也许是“藏书家”,最爱干的事,也许是寻访藏书楼。 “一定有前辈寻访过古代藏书楼,可惜没留下系统的记录。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基本调查清楚了古代藏书楼的现存情况。”韦力说。在十几年前出版的《书楼寻踪》中,他记...
近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刘氏私塾修缮工程施工图通过省文物局批准后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此工程预计12月底结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系清末南浔首富刘镛及刘锦藻、刘承干祖孙三代历时四十年,精心规划构筑。刘氏私塾系小莲庄内重要建筑,建于民国初年,为族人攻读之处。私塾建筑面积855.1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82.65平方米...
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古藏书楼中,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皕(bì)宋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为清代四大藏书楼。这些藏书楼的主人读书、藏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段佳话。随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在旧时代的动荡与迭变中,这些藏书楼命运各异,有些藏书楼的书籍毁坏散失,令人扼腕痛惜。 “海源阁”位于山东聊城,它的名字源于《学记》中“先河后海”一语,它的建立者清代...
此次修缮工程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馨德堂及沿河骑楼进行纠偏,对实施立面整修,清理两幢建筑中后期添建的部分墙体,恢复文物本体原貌,处理沿河驳岸及河埠的沉降问题。 日前,验收组通过实地检查和审阅文本对修缮工程组织了验收。在认可修缮工程的同时,验收组提出鉴于馨德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要加强局部构件沉降情况的日常观测,保证文物建筑的安全。 馨德堂位于小莲庄刘氏家庙正厅北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抬梁...
陈德馨藏书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老庄村,由抗日名将陈德馨出资建造建于1937年,总面积(包括地下室)437平方米。该楼面阔七间,通进三间,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飞檐挑角,叠脊吻兽,围廊明柱,木雕板檐,四角砖柱以人物花草浮雕柱头,风格独特。因受自然风雨剥蚀,陈德馨藏书楼屋面漏雨,梁架、檩枋、木椽糟朽,屋面塌落。室内地板腐朽坍塌,残破不堪,急需修缮保护。 为了更好地做好陈德馨藏书...
走进庆阳民间古籍收藏家顾登崔的“泰然斋”藏书楼,一股古籍书纸的清香迎面扑来。20多架古色古香的藏书柜里,整齐的摆放着十几万卷册宋元明清时期不同版本的古籍书籍和杂集拓片等,让人为之惊叹。 数十年来顾登崔致力于古籍善本的收藏和整理。一次,他在整理自己收藏的书籍时,在《皇朝中外一统舆图》的第七卷中偶然发现,钓鱼岛和黄尾屿在清中期已经被明确列入了中国版图,这是我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重要依据之一。由...
7月7日,记者从运城市盐湖区文物局了解到,位于运城盐湖区大渠街道办事处后院的明代建筑——河东书院藏书楼,经过半年时间的抢修,修复工程已经完工。 据县志记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张居正奏毁天下书院,御史李廷观改为 “三圣庙”得免,万历十三年(1585年)御史赵楷更名“崇圣馆”,万历十六年(1588年)御史吴达可又更名“育才馆”。清初恢复河东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河东道吴...
7月7日,记者从运城市盐湖区文物局了解到,位于运城盐湖区大渠街道办事处后院的明代建筑——河东书院藏书楼,经过半年时间的抢修,修复工程已经完工。 据县志记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张居正奏毁天下书院,御史李廷观改为 “三圣庙”得免,万历十三年(1585年)御史赵楷更名“崇圣馆”,万历十六年(1588年)御史吴达可又更名“育才馆”。清初恢复河东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河东道吴...
在江苏省吴江市黎里赐福堂故居,柳亚子专门辟有一座藏书楼,满满的五大间房子,收藏了他12岁到41岁搜罗整理的书籍44000多册。藏书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乡邦文献,凡黎里人的着作,不论古今精粗一律收藏,后来扩大到吴江和苏州地区。二是明末抗清志士的着作,像夏完淳父子、陈子龙、吴日生等人的文集。三是辛亥革命前倡导反清排满的刊物。 柳亚子的书童柳小大曾说起一件搜集藏书的事。那是在辛亥革命前夕,有一...
现存浙江图书馆嘉业藏书楼的印书版片主要为两部分,一为近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刘承干自己刊刻的版片,被称作“嘉业堂版片”;二为清末浙江官书局刊刻的版片以及浙江图书馆接受捐赠的版片,这一部分被称作“浙江图书馆版片”。两种版片共计约15万片。 嘉业堂版片 嘉业堂刻书开始于1913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历时24年,其间刊刻了书籍184种。刘氏刊书的地点,据其自己介绍:“上海与京师外,若南京、扬州、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