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说到中国书法,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草书,尤其是“狂草”,临纸之际,不用苦心经营,“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称赞吴道子绘画用语),写出来还有这么多人说好,真是了不起。不少西方人也试图喜欢草书,他们大多数不懂汉语,于是试图通过比较抽象的草书,来了解中国书法。但是这条道路看起来没有人走通,目前没有任何西方人在中国书法上的造诣,达到西方人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研究水准的一半程度。 这不仅是西...
怀素《自叙帖》 说到中国书法,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草书,尤其是“狂草”,临纸之际,不用苦心经营,“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称赞吴道子绘画用语),写出来还有这么多人说好,真是了不起。不少西方人也试图喜欢草书,他们大多数不懂汉语,于是试图通过比较抽象的草书,来了解中国书法。但是这条道路看起来没有人走通,目前没有任何西方人在中国书法上的造诣,达到西方人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研究水准的一半程...
可能生于盛唐(公元737年)的和尚怀素,是一个历经千余年还众说纷纭的传奇。有37首盛赞其草书高超莫测之技的诗歌传世,且都为一流诗人,如李白、卢象、张谓、任华、钱起、戴叔伦等,又仅有一件《苦笋帖》为当今所谓学界公认,其影响深远的《自叙帖》至今真伪仍莫衷一是。至于其卒年不详,考艺文志及僧家皆无传,而其壮年又名动京华,我不知在考据学者、理论家、书法家、和尚与百姓眼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怀素,到底有没有怀...
孟国庆临怀素自叙帖作品在网上发表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在仔细阅读、品味、对比后,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的话,便会发现这的确是迄今为止,临的一幅比较生动和完美的自叙帖作品。但由于作者目前不是名人,不是老板,更不是官员,也有一些人有些遗憾,说如果作者带有其中某一项色彩的话,这幅自叙帖恐怕就会被炒的沸沸扬扬了。 然而,物质是不灭的。一幅艺术作品能否长久,能否经的起历史风雨的检验,不是在他的地位有多高,...
怀素《自叙帖》 刘九洲 说到中国书法,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草书,尤其是“狂草”,临纸之际,不用苦心经营,“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称赞吴道子绘画用语),写出来还有这么多人说好,真是了不起。不少西方人也试图喜欢草书,他们大多数不懂汉语,于是试图通过比较抽象的草书,来了解中国书法。但是这条道路看起来没有人走通,目前没有任何西方人在中国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