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件唐代胡人骑驼俑为陶质,保存完好,原本是通体彩绘,后经风化已大部分剥落,但仍残留有三色彩斑,陶俑呈现出骆驼在沙漠中阔步前进的形态;昂首嘶鸣,胡人头戴毡帽、身穿长袍、脚穿皮靴、下巴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双腿分开坐骑于双峰间的皮囊上,手牵缰绳、驾驭着这匹矫健的骆驼,双目远眺、全神贯注、显得平静而又自信,似乎他是一位历经艰辛长途跋涉要奔向大唐的客商,唐代制陶艺人独具匠心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技艺塑造了这件...
江西考古工作者在瓷都景德镇市郊清理过一座北宋时期的古墓,墓中出土有一批瓷俑和建筑模型等随葬明器,其中青白瓷胡人牵马俑特别引人注目。 这件瓷俑底座宽11.5厘米,通高21.9厘米,釉汁莹润,造型生动。一匹高头大马膘肥体壮,尾卷上翘,马身上配有笼头及鞍鞯,此刻正昂首嘶鸣,似长途跋涉归来;马身两侧各站立一俑,均深目高鼻,头扎发髻,身着长衣,下身撩起。右侧的一俑双手执缰作牵马状,左侧的一俑作策鞭赶马...
回顾历史,经西汉张骞和东汉班超相继开辟出古丝绸之路之后,丝绸之路上马帮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把代表华夏文明强盛的丝绸和瓷器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北和亚欧各国,曾经使一些国家元首及贵族把拥有古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当作炫耀富有的象征,彰显了古代中国经济的辉煌。 古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北宋青白釉胡人牵马俑”(见图)应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件作品高21.9厘米...
洗砚池晋墓出土青瓷胡人骑狮 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越窑青瓷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因其器物胎骨坚致、施釉均匀、色彩青翠莹润而著称,是我国古代文艺、工艺领域的一朵奇葩。在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收藏了一件被誉为“国宝”的西晋越窑青瓷胡人骑狮。 青瓷胡人骑狮出土于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是2003年王羲之故居公园扩建时所发现。洗砚池晋墓2号墓为双层券顶夫妻合葬单室墓;1号墓为单层...
武义县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三国青釉伎乐俑五管瓶,造型十分另类独特。浙江新闻客户端《八婺之宝》第九期,武义县博物馆馆长傅毅强将带大家感受这件国宝魅力,揭开神奇五管瓶神秘面纱。 三国伎乐俑五管瓶 造型独特,做工精巧 傅毅强介绍,武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尤其堆塑精品引人注目。其中有一对三国时期的五管瓶,则当之无愧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对五管瓶,出土于武义履坦棺山2座...
武义县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三国青釉伎乐俑五管瓶,造型十分另类独特。浙江新闻客户端《八婺之宝》第九期,武义县博物馆馆长傅毅强将带大家感受这件国宝魅力,揭开神奇五管瓶神秘面纱。 三国伎乐俑五管瓶 造型独特,做工精巧 傅毅强介绍,武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尤其堆塑精品引人注目。其中有一对三国时期的五管瓶,则当之无愧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对五管瓶,出土于...
唐代胡人觐见跪像特展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并宣传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以博物馆优美的展示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氛围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一件件珍贵的馆藏精品,6月28日,《“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八十二——唐代胡人觐见跪像特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 “胡人”在唐代既指我国西方、北方的少数民族,又可指外国人。唐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的一...
【摘要】在汉水中上游地区南朝系大型砖室墓及河北、山西出土的东魏、北齐大型砖砌单室壁画墓的墓室中,出土一种戴尖角帽的胡人画像砖或俑。现有证据表明此类文物在墓室中的含义,与古时方相氏于大丧时开路驱邪镇墓的作用有关。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腊日村人戴胡头逐疫的记载,可知用胡人代替方相氏为南朝荆楚风俗。在1957年出土的河南邓县学庄南朝系画像砖墓中,胡人画像砖与墓室仪仗画像砖、仪仗俑,共同构成一个墓葬...
【摘要】唐代墓葬中发现的体貌特征明显为胡人的伎乐形象反映了唐代乐籍制度下一个构成复杂、生活形态多样的边缘群体。这一群体凭借高超的乐舞才能在唐代从宫廷到民间的乐籍管理体系中呈现出社会地位和经济来源上的多层级关系,他们带来的西域各国乐舞技艺精华与唐代社会文化风尚相结合,生动诠释了唐代“礼乐治国”理念下胡乐胡舞的传播与融合过程。然而,这一群体在融入唐朝社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文化冲突使他们的生存状态有了些许...
铃声响处马帮来 回顾历史,经西汉张骞和东汉班超相继开辟出古丝绸之路之后,丝绸之路上马帮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把代表华夏文明强盛的丝绸和瓷器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北和亚欧各国,曾经使一些国家元首及贵族把拥有古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当作炫耀富有的象征,彰显了古代中国经济的辉煌。 古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北宋青白釉胡人牵马俑”(见图)应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件作品...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唐,骆驼高70cm,长51cm,佣高68cm。 俑白色陶胎,面部敷粉画彩,身施黄、绿、白三色釉。深目高鼻,胡人形像。头戴折沿尖顶帽,身穿窄袖长袍,领口外翻,内着半臂,腰后系一包袱,下着裙,足蹬长靴。双手握拳,姿势呈拉缰绳状。驼俑为双峰驼,上有毡垫,周身以黄釉作为主色调。驼首上昂,张嘴作嘶鸣状。腰身略长,四腿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 这组唐三彩俑比例和谐,神情准确。 “胡人”是古...
葫芦形金盒和嵌宝石金盒 青花缠枝莲纹碗 鎏金银香薰 海上丝绸之路在南京的印记 说起明代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在南京的印记,郑和的后裔郑自海滔滔不绝。 “南唐二陵出土的陶俑,也有几个是胡人;雨花台还出土了波斯文的金币。”说起海上丝绸之路在南京的“证据”,郑自海如数家珍。他介绍,南京在历史上,至少有两三次曾经叫过扬州,也曾被扬州管辖过。“根据史籍记载,唐代的时候,扬州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镇压过大批胡人...
敦煌县令出土文物有骆驼、文官俑、武官俑、陶马、镇墓兽等 在大唐敦煌的历任县令中,曾有咱一位老陕,近日,我省考古专家在华阴市发现一唐代古墓,该墓从未被盗,出土墓志还清楚地记载,墓主人曾任大唐敦煌县令,为陕西华阴人。 发现唐墓打开时文物都泡在水里 今年3月,华阴市一村民盖房时发现一唐墓,该墓为一单室砖券的夫妇合葬墓,从未被盗。令人遗憾的是,村民打地基时,不慎把墓室的顶部打破。 ...
历史上的中原帝国经常以“天朝”自居,俨然是世界中心。这说法听上去像个笑话,然而在盛唐,倒也实至名归。 忆昔开元全盛日,西域、中亚、西亚诸国民众纷至沓来,商旅、奴仆、工匠、艺人、兵士、将领、文官、诗人,各色人等、三教九流。无论他们来自粟特、波斯或大食,不妨笼统称为“胡人”——这不是今日出现的歧视性字眼。 胡人移民我大唐的原因五花八门,整体而言,大概是仰慕唐朝富庶而多彩的生活。安禄山这厮,...
这几年,时尚圈里总是流行混搭风,上面一件颇具淑女气质的精致蕾丝衫,下面可能就会搭配一双带点民族风的短靴。这种着装风格,给街边美女们赢得一串串的回头率。不要以为,混搭是现在美女们的时尚,其实在唐朝,新疆人就已学会混搭着装了。 翻领袍 古新疆人的最爱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有一尊身材高大的泥塑人物雕像,络腮胡须,高鼻阔口,身穿翻领对襟窄袖胡服式棕色长袍,脚蹬皮靴,腰系带子,俨然是一位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