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博物馆这一机构缘起于留住消失的过去及人类的记忆之需,但作为公益性机构,服务社会才是其安身立命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从满足精英雅玩与科研,到面向公众的历史、科学、艺术普及,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塑造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 社区博物馆是立足于社区,为了社区,以社区内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为主要资源,在社区居民主导下开展遗产保存、整理、研究、展示和传播,对内对外开展社教服务与交流的文化机构或工具,是博物馆大家庭...
三坊七巷南后街街景 说起社区博物馆,或许有些人感到陌生。作为一种兴起于国外的新型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在我国也正悄然兴起。目前,我国首座完整概念上的社区博物馆已经正式于福州三坊七巷开启了实践。 不同于传统博物馆 依照牛津辞典的定义,社区是由同住一地、一区域或一国家的人所构成的群体。许多学者在研究社区博物馆问题时,常常将关注点置于地域问题上。台湾博物馆学学者张誉腾认为,社区不仅是指生长...
3月29日,陈独秀旧居内已修缮完毕,院内北房上挂着《新青年》编辑部的牌子,正进行装饰布展。 箭杆胡同20号院的陈独秀旧居,院内正进行布展陈列。 史家胡同博物馆内,陈列着胡同老居民玩过的玩具。 故宫、国子监、史家胡同,陈独秀旧居、老舍故居……这些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文化地标,集中分布于东城区,成为东城区特有的文物文化资源。 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并提升市民的文化权益?近...
3月29日,陈独秀旧居内已修缮完毕,院内北房上挂着《新青年》编辑部的牌子,正进行装饰布展。 故宫、国子监、史家胡同,陈独秀旧居、老舍故居……这些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文化地标,集中分布于东城区,成为东城区特有的文物文化资源。 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并提升市民的文化权益?近日,东城区文委介绍,该区已通过修缮开放名人旧居、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方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 据悉...
8月7日上午,攀枝花市东区瓜子坪街道兰尖社区,77岁的老人弭素琴走进兰尖故事 “博物馆”,激动地注视着墙上的照片。 “那张照片是我们一家五口的合影,1972年在当时的家(席棚子)前拍的。”盯着照片,老人眼眶有些湿润,当年的情、景、人早已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中,留下的只是照片上的光阴,看着这些东西,弭素琴仿佛回到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兰尖社区因兰尖铁矿而生,随着时间推移,当年的建设者们逐渐老去,为...
开在社区的红色展览吸引众多居民参观摄/郭谦 “九一八”《国难日志》、中国共产党儿童团抗战时期的宣传传单、八路军使用的土地雷和大刀从今天起,“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红色收藏展,在花市社区博物馆开展,150余件展品亮相。 8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抗战历程随着珍贵展品徐徐呈现。“田中奏折”1929年印刷版、抗战...
萝岗玉树社区博物馆展出居民自发捐赠的“压箱底”老物件 奶奶出嫁时的礼饼盒、爷爷下地用的木犁、爸爸看的第一台电视机、妈妈用的第一部翻盖手机……昔日的平房古庙、菜田稻海已变成农民新村、道路桥梁,萝岗区玉树社区的居民用特殊的方式留住了500年的历史记忆—94件“压箱底”物品被居民捐往玉树社区博物馆,一部社区生活史跃然眼前。 500多年前,玉树村龙姓的始祖龙超岳和龙超洋兄弟二人移居到玉树村...
博物馆这一机构缘起于留住消失的过去及人类的记忆之需,但作为公益性机构,服务社会才是其安身立命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从满足精英雅玩与科研,到面向公众的历史、科学、艺术普及,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塑造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 社区博物馆是立足于社区,为了社区,以社区内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为主要资源,在社区居民主导下开展遗产保存、整理、研究、展示和传播,对内对外开展社教服务与交流的文化机构或工具,是博物馆大家庭中的...
全国首个社区博物馆--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将于本月底完成,国庆节前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将全方位展示旧时城市的里坊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再现老福州人的生活场景。 (同期声:福州三坊七巷管委会文宣部主任 薛岚:它就是通过文物的交换,文化的交流,非遗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和演绎,形成一个游客来到这个地方,可以感受到社区博物馆的氛围和历史的蕴味。) 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包括1个中心展馆、36个专题馆和21...
博物馆开进社区里了! 没错,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18号院一旁,就是本周才开放的建国门社区博物馆。之所以叫做社区博物馆,不单因为其邻近社区,而且由于馆内集中展示的是建国门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整个场馆规模不大,占地约800平方米,共8个展区,16个主题,分别介绍建国门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名地、沿革等。 一进大门就能看见雕刻在一侧墙体上的建国门地区的地标建筑,如北京贡院、建国门立交桥...
杭州萧山有着八千年的文明史,2000年的建县史,勤劳智慧的萧山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不可移动文物。如今,这批不可移动文物正通过流动博物馆——《萧山区中小学生不可移动文物个性化邮票设计比赛优秀作品展》,走进萧山的中小学校,让凝固的历史焕发新的生机。 为了晒晒这批不可移动文物,2014年一开年,萧山区中小学生不可移动文物个性化邮票设计比赛就正式亮相,从509件...
福州的三坊七巷建社区博物馆 本报福州电(李向娟、高洋洋)我国首个社区博物馆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中心展馆光禄坊刘家大院目前正在进行天井钢架结构设计,本月起开始布展,有望明年上半年博物馆全部建好,实现对外开放。 刘家大院是整个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序厅”,将全面介绍三坊七巷的精华,打造三坊七巷的“缩微版”。博物馆还设置37个专题馆,如郎官巷二梅...
福州名片古街三坊七巷。中新社发 张丽君 摄 中新社记者 张建忠 古色幽深的宅院,高耸入天的院墙,古朴木门内的居民。三个坊、七条巷及200多座明清建筑组成的古典社区,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人走进福州三坊七巷明清古街区,一睹中国首个社区博物馆——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风貌。 地域、传统、记忆、居民,这一新型博物馆以全新的形态,守望着自唐而起的三坊七巷历史遗存。由1个中心馆、37个专题馆和24个展示点组...
福州名片古街三坊七巷古色幽深的宅院,高耸入天的院墙,古朴木门内的居民。三个坊、七条巷及200多座明清建筑组成的古典社区,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人走进福州三坊七巷明清古街区,一睹中国首个社区博物馆——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风貌。地域、传统、记忆、居民,这一新型博物馆以全新的形态,守望着自唐而起的三坊七巷历史遗存。由1个中心馆、37个专题馆和24个展示点组成的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日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