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云南省文物局、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及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剑川县召开。 本次研讨会围绕经验分享、问题提出、行业探讨三个议题展开。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研究成果和风险管理经验,具体涉及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
9月26日, 圆明园“2018金秋游”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幕。活动期间,圆明园遗址公园将举办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展、圆明园文化艺术展、精品菊展、圆明园遗址公园开放30周年征集老照片活动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据了解,本次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展将首次集中展示自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以来从全国各地回归的37件圆明园重要石质流散文物,并将作为常设展免费对游人开放。流散文物展的开放,将使游客更近距离地了解圆明园...
市民在圆明园观赏拍摄盛开的菊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邓琦)圆明园2018金秋游9月26日正式启动。今年活动包括精品菊展、圆明园流散文物展、圆明园文化艺术展、圆明园遗址公园开放30周年征集老照片活动、皇家主题巡游等。其中,流散文物回归展将首次集中展示自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以来回归的37件重要石质文物。 据悉,今年精品菊展有独本菊、多头菊、悬崖菊、什锦菊,包含“八十诚”、“金...
鸡血石开采于明初,当时鸡血石露出岩石表层,古人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开采,在露出岩石表面的鸡血石上烧柴,岩石全部烧热后,用冰冷的溪水浇泼,使石头分裂,再用铁铲很容易即把鸡血石采下。这样的采法少有裂纹,但鸡血石在没有开采出前很可能多已变黑或变暗,而采出量也非常小。这种采法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基于表层露头的鸡血石都已采竭,改用炸药爆眼,再用手掘或机掘深挖。 鸡血石的质量评价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
办人函〔2017〕9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石质文物勘察及保护修复技术水平,我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2017年度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7年10月10日至12月8日。10月10日报到,...
吴山现存约一百余处石质文物,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7处,它们妆点吴山,是山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些摩崖石刻多镌刻在吴山西南部的崖壁之上,常年处于露天环境,不断受到酸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风化情况日益严峻。从2014年起,吴山景区管理处启动吴山石质文物保护工程(一期),邀请专业保护方案设计团队与施工单位,对山上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和石刻造像进行科学的保护施...
“天下第一桥”“国宝”“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这就是享誉全球的赵州桥。3年多来,一项名为《河北省赵县文保所馆藏石栏板及构件抢救保护修复工程》正在石家庄赵州桥景区悄然进行,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的“文物大夫”们为包括赵州桥隋代石栏板在内的20多件(套)石质文物“诊脉看病”,目前工程正在收尾,预计今年9月这批文物将与公众见面。 18种病害困扰千年文物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石家庄东南的赵...
“大夫”3年给赵州桥等20多件套石质文物“治病”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一句歇后语道出北京卢沟桥的独特魅力。作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联孔石桥,卢沟桥既是全民族抗战揭开序幕的地方,桥上281根望柱、501头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也构成了一座独特的“石狮艺术博物馆”。 近日,卢沟桥石质文物数字化保护正式启动,通过3D扫描和色彩采集,为包括卢沟桥桥体、旧桥面遗址、501头石狮、281根望柱、279个栏板、4座石碑、4座华表、2尊石像在内的全部石质文...
5月26日,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和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意大利将派出专家小组,与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联手修复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 重庆大足石刻约有五万座雕像以及十万座碑文及题字,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舒成岩摩崖造像作为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始凿于12世纪,造像集彩绘、贴金于一体,雕刻精美,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逼真,真实反映了南宋时期大足地区的政治经济活动及宗教信仰,...
市民参观石质文物精品展。记者赖有光摄 市民朋友多了一个亲近石头、聆听石头、品读石文化的好去处。“这里的石头会说话——石质文物精品展”日前在南宁博物馆开展,展期将持续至11月20日,市民可观赏到各类石质藏品177件(套)。 旧石器时代的手斧、新石器时代的石铲、西汉的谷纹高足玉杯、清代的砚台……记者在南宁博物馆一楼特展厅看到,各种石制品精美绝伦,让观众们纷纷称奇。据悉,本次特展由广...
市民参观石质文物精品展。记者赖有光 摄 市民朋友多了一个亲近石头、聆听石头、品读石文化的好去处。“这里的石头会说话——石质文物精品展”日前在南宁博物馆开展,展期将持续至11月20日,市民可观赏到各类石质藏品177件(套)。 旧石器时代的手斧、新石器时代的石铲、西汉的谷纹高足玉杯、清代的砚台……记者在南宁博物馆一楼特展厅看到,各种石制品精美绝伦,让观众们纷纷称奇。据悉,本次特展由广西博物...
想象你是一位1923年前往中国探险的旅行家。离开北京时,你带上地图、挂包、水壶、锡罐、照相机、闪光灯和护照。有人警告你说,省界地区有土匪。过了一会儿,又建议你佩带一把猎枪或自动左轮手枪。最后,你乘坐平汉铁路(北京—汉口)的火车前往河南省洛阳市。在那里,假设你手持北京外交机构高官的一封介绍信,提前做好准备去司令部拜见陆军元帅吴佩孚。那里是一处距火车站6.4公里的巨大公园。吴佩孚绰号“玉帅”,是中国西...
也许很多人只知道西安有气势磅礴的兵马俑,却不知道在重庆也有迷你版的仪仗俑。 在铜梁区青龙嘴墓群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一套明代仪仗俑,被当地称作“小兵马俑”。在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它们也一起被提名晋升。 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史?近日,本报记者前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为您独家揭开“小兵马俑”之谜。 形态各异的17件仪仗俑“各司其职” ...
为进一步加强文博单位业务交流学习,提高文保专业人员素质,结合闸口白塔保护加固工程实施的契机,3月23日下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主办了2016年“杭州文博讲堂”文保学习小组第一次交流学习活动。来自全市各文博单位,各管理处的相关业务人员约40余人在白塔陈列馆参加学习交流。 活动主题为:石质文物保护理念与实践系列之闸口白塔。学员们先有序近距离观摩了白塔保护工程实施现场,而后凤凰山管理处以白塔为例介绍了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