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晋 十六国 佛教徒禅定用观佛、菩萨像塔 甘肃省酒泉市出土 残高46厘米、底径21厘米 这是位名叫白双且的居士所造石质小佛塔。石塔造于缘禾(延和)三年(公元434年),现仅存塔基、塔身和塔肩三层。底层八角形塔基上雕刻施主的发愿文和佛经,中间圆柱形塔身雕有六尊佛坐像、一尊半跏趺坐思惟菩萨像和一尊交脚菩萨像,上层覆钵形塔肩雕刻七尊佛坐像和一尊交脚菩萨像。石塔下端为榫头,说明塔基下...
受千年风吹雨打等自然环境影响,被称为中国“瘦塔之首”的甘肃塔儿湾造像塔近年出现酥碱、石块成粉末状现象等病虫害,当地官方已启动申报科技保护项目,并争取防雷安全项目对其进行立体化保护。 位于甘肃庆阳市合水县博物馆院内的塔儿湾造像塔,建于北宋末年,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石造像塔,由塔身、塔檐及塔刹组成,通高11米。它是境内宋塔的精品之作,对研究西北地区宋塔建造技术、特征、分期断代具有重要价值,现为...
黄家圩山坡发现的明代石塔。市文广新局供图 记者昨日从市文广新局考古处获悉,今年2月,黄家圩路山坡发现了一块石构件,后经考古发掘,从地下揭露出一处明代石塔遗迹。近日,经过原址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这处石塔遗迹围起了一圈石栏,并加盖玻璃罩遮风挡雨,成为一处历史文化景观。 2月27日,市文物部门接到鼓楼区小市派出所民警报告,称黄家圩133号山坡发现一块裸露出地表的石构件。随后,南京市考古研究所...
邵园石塔。(警方供图) 近日,永嘉县碧莲镇邵园村发生了一件大事,被盗卖的明代石塔,终于在一年后被永嘉警方追回。石塔命途多舛,一年间被辗转卖了两次,一次比一次价低。据了解,温州现存古塔仅40多座。 去年5月24日凌晨,平阳人薛某、蔡某、郑某合伙盗走了这座石塔。据永嘉县公安局桥头派出所民警潘潮阳介绍,石塔高1.7米,重1000多斤,当天凌晨,三人徒手将石塔拆成五份,运至山边草丛里隐藏,等风...
4月16日,山西博物院中央大厅内,当盖着邓峪石塔塔身的黄绸在镁光灯下被掀开的那一刻,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文物局局长王太明激动得热泪盈眶,为这一刻,他等待了近20年。 1998年9月10日,天刚亮,时任榆社县文管所所长的王太明接到了榆社县省级文保单位唐代邓峪石塔塔身被强行盗走的消息。目睹凌乱的犯罪现场和被打伤的护塔同志,王太明气愤不已。 两年后,这批违法分子落网。据他们供述,塔身被以60万...
台湾中台禅寺捐赠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仪式16日在山西博物院举行。张云摄 1998年9月10日零点刚过,负责看护邓峪石塔的榆社县民间文保员宋晋明被七八名手持铁棍的壮汉打昏,并被铁丝绑在木柱上,动弹不得。这伙人用吊车将这座唐代的邓峪石塔塔身吊走,不知去向。 天亮后,时任山西省榆社县文管所所长的王太明闻讯赶来,随即上报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痛心之余,也对这伙盗贼的猖狂气愤不已。 直到两年...
北魏曹天度九层千佛石塔塔刹(左)与塔身(右) 山西省朔州市崇福寺珍藏着一个千年塔刹,它的“另一半”塔身却远在台湾。两者分离已有数十载,海天相隔,翘首企盼“团圆合璧”。 这个千年塔刹高57厘米,由细砂岩镌刻而成,上为相轮九重,中为复钵承以雉堞状山花蕉叶,四边山花中间有一小佛坐像,山花之下各辟有一龛,内有两座佛像。最下为榫头,可以通过它和塔身合为一体。 若塔刹与塔身合体,石塔整体上窄...
北魏曹天度九层千佛石塔塔刹(左)与塔身(右) 山西省朔州市崇福寺珍藏着一个千年塔刹,它的“另一半”塔身却远在台湾。两者分离已有数十载,海天相隔,翘首企盼“团圆合璧”。 这个千年塔刹高57厘米,由细砂岩镌刻而成,上为相轮九重,中为复钵承以雉堞状山花蕉叶,四边山花中间有一小佛坐像,山花之下各辟有一龛,内有两座佛像。最下为榫头,可以通过它和塔身合为一体。 若塔刹与塔身合体,...
灵鹫寺石塔目前仅处于围栏式保护状态,周边没有引导性和展示性设施,石塔鲜为人知,展示功能难以发挥。为提高石塔的知名度以及为游客营造更加舒适的参观游览环境,方案经文物部门审定后,目前市园林部门正对游步道进行改造提升。游步道完工后,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从而提升石塔的展示利用价值。同时万象山公园管理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强对石塔的巡查、监测、保护、管理工作,加强人防措施,确保石塔文物的安全...
在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印的就是三潭印月——它是杭州这座城市和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不可替代的标志。 三潭石塔明代复建至今394年来,杭州对三潭石塔进行了首次“大保养”和DNA收集,有许多有趣的重大发现。三潭石塔身高2.32米,比篮球明星姚明大约高出6厘米,它近看伟岸挺拔,而其水下基础更令人咋舌——每座塔下都有2层石基、十几根5米高松木桩,还拥有跟明代拱宸桥一样的水下石块堆锥。 几百年历经风雨侵蚀变斑...
为期一个月的杭州西湖三潭印月3座石塔保养维护工作于8月24日结束,重新与游客见面。保养维护工作包括清理石塔表面生物病害、填补石塔表面风化的裂隙、升级石塔的安全防护网等。左图:石塔拆除围挡重新亮相。右图:一座石塔在维护保养时的资料照片。
继河北幽居寺北齐释迦牟尼像佛身与台湾佛光山的佛首完成身首合璧后,中国文物大省山西一座始建于北魏时期的石塔,也将待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复后赴台合璧。 记者17日向山西省文物局证实了上述消息。事实上,早在2011年就有石塔身首合璧的消息传出,由于石塔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加之当地文物部门对此事的慎重态度,合璧一事始终未能成行。 不久前,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一家亲交流促进会3名工作人员专程来到石塔所在地——山西...
“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浙江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三潭印月”历来是诗人咏颂的对象,其中建于明代的三座石塔还是“三潭印月”景观的核心要素,记者了解到,26日起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将对三潭石塔进行维护保养,此次亦是三座石塔自明代以来首次“大保养”。 “三潭印月”为“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南部水域,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
今天起,“三潭印月”上三座标志性石塔,将迎来建成后的首次“大保养”。 这次“大保养”的时间来得有点久——因为它们建成于明代,这是几百年来,三座石塔第一次集体“大保养”了。 昨天,三塔附近的警戒线已经拉好。本次维护保养约需35天,预计8月30日前后完成。 禁航区扩大到直径30米 “三潭印月”上的三座石塔,算是杭州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了。 它是浙江唯一登上人民币的建筑,也是很多人对杭州的最初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