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1955年广西贵县出土 高3.4厘米,口径5.9厘米 此杯系模压成型,成型后又经过抛光,淡绿色,透明,外壁饰有两道弦纹。经分析,此杯为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成份相符。 大约在西汉武帝时代,中国船队从今广东徐闻和广西合浦等地出发,开通了远达南印度及斯里兰卡的海上航线。通过这条海上航线,中国的丝绸、印度的宝石、阿拉伯的香料等被运至罗马帝国,罗马...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拜占廷 酒具 1948年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群出土 高6.7厘米、口径10.3厘米、足径4.6厘米、壁厚0.2厘米 这件杯非常精致,口沿内翻成圆唇,底部缠玻璃条成矮圈足,平底。杯体淡绿色。腹部缠贴3条波纹作为装饰,每条波纹有10个波峰,3条波纹互相衔接形成网目纹。器壁很薄,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说明是采用模吹制法成型的。 模吹制法是用吹管...
上周晨报曾为读者报道过青铜器、书画修复的南京文博界高手,而日前,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博物馆修复专家汪桔生。汪桔生出生于文物修复世家,各修复门类均精通,在陶瓷类修复方面,尤为擅长。刚出土的陶瓷文物,完整的很少,破碎的居多,而我们在博物馆中所看到的那些完整而精致的文物,就需要这些修复高手展现功力了。 “拼图”看什么?每块陶瓷片的轻重、制陶人留下的痕迹都不一样 不少人都玩过拼图游戏,有人照图纸按...
玻璃之于古代西方,不逊于瓷器对于中国的意义。地中海沿岸的古国发明玻璃工艺后,正是在“六朝”时代传入中国。这件玻璃杯来自1600多年前的欧洲,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东晋大墓的发掘中重见天日。专家考证,玻璃杯的主人很可能就是在南京建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司马睿。 玻璃杯目前展出于六朝博物馆的一楼展厅。记者看到,它高约15厘米左右,杯口直径约10厘米,上宽下窄,由杯身流畅的曲线自然...
玻璃之于古代西方,不逊于瓷器对于中国的意义。地中海沿岸的古国发明玻璃工艺后,正是在“六朝”时代传入中国。这件玻璃杯来自1600多年前的欧洲,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东晋大墓的发掘中重见天日。专家考证,玻璃杯的主人很可能就是在南京建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司马睿。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玻璃杯目前展出于六朝博物馆的一楼展厅。扬子晚报记者看到,它高约15厘米左右,杯口直径约10厘米,上...
遗宝之谜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解密何家村 17 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并不发达,唐代以前出土的玻璃器皿类多是外国输入品。这件凸纹玻璃杯的造型特征、纹样装饰、工艺技术表明是外国输入的无疑。杯的透明度较高,稍泛黄绿色。造型是直壁略斜、大平底。腹部有八组、每组三个圆环纹,圆环纹采用的是粘贴玻璃条技术,装饰效果呈凸...
何家村出土的凸纹玻璃杯齐东方供图 遗宝之谜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解密何家村 17 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并不发达,唐代以前出土的玻璃器皿类多是外国输入品。这件凸纹玻璃杯的造型特征、纹样装饰、工艺技术表明是外国输入的无疑。杯的透明度较高,稍泛黄绿色。造型是直壁略斜、大平底。腹部有八组、每组三个圆环纹,圆环纹采用的是粘贴...
遗宝之谜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解密何家村 17 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并不发达,唐代以前出土的玻璃器皿类多是外国输入品。这件凸纹玻璃杯的造型特征、纹样装饰、工艺技术表明是外国输入的无疑。杯的透明度较高,稍泛黄绿色。造型是直壁略斜、大平底。腹部有八组、每组三个圆环纹,圆环纹采用的是粘贴玻璃条技术,装饰效果呈凸起的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