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个月的一场持续暴雨,将普陀展茅茅洋社区的一口老井的井口冲垮了。前几天,趁着天气晴好,村民们准备修葺一下井口。刚挖开井口边的水泥,有人发现了好东西。“这下面像是一块石碑,上面还有字呢。”村民周国定清理了这块石碑,仔细一看,上写“惠济桥碑,光绪二十七年”字样。 这一发现,将普陀区文物保护点展茅茅洋桥的历史又往前推了五十多年。 “惠济桥”可能就是现在的茅洋桥 发现这块石碑的村民周国定...
前往惠州惠东县平海圩镇,经过佛园村村口时,会看到两棵枝叶茂密的大榕树。更为稀奇的是,其中一棵有着500年树龄的大榕树根部“长”着一块古石碑,究竟是怎么回事?石碑上写着啥?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到现场实地探访。 在佛园村佛岭村民小组的老村庄入口,两棵参天古榕树一左一右分立路边,枝繁叶茂,形似一道拱门,为往来村民遮阴避阳,也如同卫兵守护着村庄。这两棵古榕树均为细叶榕,右边的较大的榕树已有50...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石碑内容,石碑表面虽有日晒斑迹,但文字依旧清晰。西江日报记者伍欣琦摄 日前,市博物馆文物科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块石碑,根据所刻文字,这是清代光绪年间,古端州官府立在城墙边,呼吁当时群众爱护城墙上水利设施的告示,“这说明了端州官民在130多年前,就十分重视宋城墙维护工作。”市博物馆副馆长程茵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石碑边缘虽有磕损,但大部分文字保留清晰...
受环境等因素影响,《皮坊街修路碑记》部分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周口博物馆供图。 1月5日,记者从河南省周口市博物馆获悉,该馆从一收藏家手中发现一方清代石碑,碑文描述了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晋商集资修建沙河南岸皮坊街的历史故事,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价值。 碑身长61厘米,宽49.5厘米,厚16厘米,呈长方形,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该碑文部分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据介绍,碑记名为《皮坊街...
刻有“夫阳城故里”的古石碑 近日,定州市在进行南城门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和相关排水设施改造过程中,发现一座明代古石桥和清代咸丰年间一块刻有“夫阳城故里”的古石碑。 据定州市有关专家介绍,这座古石桥,跨度3.9米,宽度3.5米,始建于明代宏治年间。在明宏治年间,定州知州官贤在维修定州古城城门、城墙和开挖护城河的时候,同时修建的。该石桥东西两侧桥头是一个拱形结构,顶端分别雕有龙生九子之一,名叫...
4月14日,新郑市旅游和文物部门在市人民路西段轩辕小学附近发现一批清代石碑,共计出土石碑10余块,从出土的部分碑文判断,为清代重修福胜寺碑记等。 在此次发现的石碑中,重修观音堂并增直火帝牛王二像记保存较为完整,该碑长200厘米,宽20厘米、厚19厘米,根据石碑碑文记载,可看出此重修观音堂并增值火帝牛王二像记原立于新郑城南七里许官道之旁有神庙等文字,此碑立于乾隆二十七年九月吉日,对研究我市在清代时...
近日,笔者和市、县文物考古专家应邀前往雷州北和镇朱家村考察时发现了一座清代古墓。墓前立着一米高的石碑,碑上刻着“皇清成均进士朱(讳)元贵二公之墓”。此碑为其二子礼部贡元朱子荣、钦赐仕郎朱子绪所立。朱元贵为清嘉庆年间进士,其二子分别在京城为官。 据了解,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童生范围是州县,秀才二乡试叫举人,“贡生”四殿试,皇帝提问共有三甲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朱元贵...
记者从酒泉市了解到,5月初,酒泉中学校园内,一尊清朝石碑被发现并挖掘出土,碑记清楚显示着“重修五圣宫、大清光绪六年”等内容。 记者了解到,酒泉中学在为校园内的古建筑安装防雷设施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挖五圣宫北侧的地槽时,在距地面1.5米处发现了此碑,便小心翼翼挖了出来。石碑除了边缘处有少数磨损和裂痕外,基本保持完整,正面重修五圣宫碑记清晰可读,背面则为众多人物姓名。 一位文物工作人员表示,此碑的发...
五一前夕,三方珍贵清代石碑“安家”兰州大学博物馆,并正式对全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在近日举行的“三方清代石碑捐赠暨正式展出仪式”上,兰州大学副校长安黎哲介绍,本次新增的三方清代石碑分别是《兰州握桥重修纪念石碑》《宁夏将军穆图善德政碑》《记名提督张仁山德政碑》,是甘肃安居集团董事长刘俊无偿捐献的碑刻珍品。 “三方石碑中最为珍贵的当属清代兰州八景之一的《兰州握桥重修纪念碑》。”安黎哲解释...
近日有市民发现,京通快速辅路旁有两座清朝石碑被黑色涂料涂上了大大小小的“补丁”。记者发现,这两块石碑为朝阳区普查登记文物。文保单位表示,将对石碑进行清理,并打算将其迁走集中保护。 这两座墓碑位于京通快速辅路北侧,靠近四惠东铁路桥。前天记者看到两座墓碑高约四米,碑首和碑身保存完整,碑顶的雕刻十分精美,碑文用满文和汉文书写。 石碑旁边立着一个牌子,上写石碑为“席氏墓碑”,并标注为“北京...
4月24日,《重理桥梁开拓道路向慕义举碑》《宁夏将军穆图善德政碑》《记名提督张仁山德政碑》三方清代石碑在兰州大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 《重理桥梁开拓道路向慕义举碑》是兰州握桥重修纪念石碑。握桥是清代兰州八景之一,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编的《桥梁史话》中称其为“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重理桥梁开拓道路向慕义举碑》记载了握桥于清道光二十二年由乡绅曹晓霞等出资重修的全过程,记录了重修时所用的...
洛社镇保健村日前在拆除一处观音堂时,意外发现三块清代石碑和两尊古石像。内容涉及皇帝圣旨、运河治理、开凿泄洪等记载,保存完好。 记者在保健村一家不起眼的企业车棚里,看到三块石碑均为青石刻制,落款年代分别是康熙二十七年十月、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乾隆三十三年四月,碑文是楷书,配有纹饰,载有康熙、乾隆的圣旨,以及地方政府奉旨治理水利的内容。两尊石像高度约为80厘米,一尊观世音、一尊弥勒佛已被当...
图为洛社发现的康熙二十七年十月年间石碑局部内容。李鸿生摄 图为洛社发现的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年间石碑局部内容。李鸿生摄 图为洛社发现的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年间石碑局部内容。李鸿生摄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保健村在拆除一处观音堂时,意外地发现三块清代石碑和两尊古石像。记者21日从洛社镇政府获悉,上述3块石碑年代分别为康熙二十七年十月、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及乾隆三十三年四月,石碑上的内容涉及皇帝...
6月14日,在宝鸡市高新区淡家村,地方志学者吴正茂查看被轧断的德教碑 近日,宝鸡市高新区八鱼镇淡家村村民反映,村子在修水泥路时,挖掘机不慎把原来垫在路边的一块“德教碑”轧断。据了解,该碑为清光绪九年(1883年)所立,距今已经131年,经宝鸡市文物旅游综合执法大队现场查看,确认该石碑属文物,石碑所在村组负责人也承诺尽快尽快找专业人士修复保护。 一米八高的碑断成3截 6月14日上午,在淡家村...
白龟湖水位下降,清代石碑在滩涂上被发现,吸引市民观看。 阅读提示|连续干旱使平顶山市白龟湖水位下降严重,节假日期间有平顶山市民在白龟湖露出的滩涂上游玩时,发现几块疑似清朝乾隆年间的石碑。昨日,记者在白龟湖滩涂上看到了这几块石碑,对此,平顶山市文物部门相关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当地家族的墓葬,其文物价值需要经过考证后才能确定。 白龟湖水位下降,滩涂上现清代石碑 “我们在白龟湖滩涂上游玩,发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