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薛怀(1717—1804),字小凤,号竹君,晚号竹居老人,清中期淮安著名书画家,江苏桃源(今宿迁市泗阳县)人氏。其舅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边寿民。薛怀自幼在淮安随边寿民学画,故耳濡目染,得其真传,亦以芦雁驰名,在清代花鸟画中具有重要位置。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其《芦雁图轴》,集中体现了他的书画艺术,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 这幅《芦雁图》轴,纵120厘米,横92厘米,纸本,设色水...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冬天的时节,又见梅花朵朵绽放,不由得把目光转向了一幅古画,名为《梅花图》。虽说冬季是个萧杀的季节,若是与寒冬腊月的一枝梅相遇,那心中的温暖与明朗是可想而知的。 此图为立轴,纸本,墨笔,纵111.3厘米、横50.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总是以为,这幅图有万分惊艳的感觉,不是吗?梅枝的出俏太有创意了,较为粗大的梅枝,从左侧伸出到正中,笔锋又悄悄然地回收到左...
曾在北京见罗聘画《无量寿佛图》,纸本、墨笔,画之左下有罗聘敬写署款,诗堂有金农长题“两峯子余诗弟子也,余六十外始从事于画,两峰亦学之,偶落笔便古雅无市井然态,乾隆十有九年,金农题”。而画之右下又有一题“桐城弟子汪佑贤供养”。据此,无量寿佛由罗聘画,金农跋,又有供养人题,应是一幅非常完整弥足珍贵的画幅了。然而细细察之,图中无量寿佛的笔墨风范与罗聘不相关涉,其气息比罗聘更为高古。画中罗聘的署款系为后人...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委员会获悉,日前在重庆大渡口区一崖壁上发现了清代知名书画家龚晴皋的题刻“云木出秀”。此次发现,为研究清代晚期巴县地区历史名人题刻艺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云木出秀”题刻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跳蹬镇小南海水泥厂内的一面崖壁上,崖壁面朝长江。 据大渡口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龚晴皋是巴县冷水场(今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人,曾任山西崞县知县,后告病...
近日,台湾茶人李尉文先生向江苏省宜兴市陶瓷博物馆捐赠了由清代早期名家邵元祥及清末名家李玉珍创作的紫砂壶。 李尉文先生是知名的紫砂古壶藏家,1990年来宜定居。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国紫砂博物馆时,李尉文先生从台湾带回十多把古紫砂壶藏品,支持博物馆展览,并成立了经典陶坊私人紫砂博物馆,供业界参观。在宜兴博物馆落成之际,他多次表示要捐赠古壶,支持公益事业,多年来更是为推动宜兴紫砂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
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春节贴在门上的对子叫“春联”。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字形式,有人称它是挂起来的诗,是人类文化中的奇珍,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中国人民所撰写的楹联像海洋一样,无边无际,用途十分广泛。它像号角,激励人们前进;它像欢快的乐曲,创造喜庆气氛;它像图画,吸引人们...
壁画保存很完整,剥开石灰就能看到;壁画上的神像很有清朝风格 “在福州桂香街的康山顶上,有一座康山庙,里面藏着清代名家李道环所画壁画。”昨日,福州林恒威先生致电本报968111,称在康山庙内有很多珍贵的清代壁画,但是寺庙年久失修,壁画有消失的危险。 林先生说,半个月前,看到本报报道了泰山庙壁画霉变严重的消息之后,他想起来康山庙内也有很多珍贵的壁画。为此,他和朋友专程去探访...
6月1日,《篆分意度——馆藏清代名家篆隶书法作品展》在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展,本次展览,精选了浙江省博物馆藏清代五十多位篆隶名家的作品六十余件,数量虽然不多,但皆为清代篆隶书法作品之精华,其中不乏郑簠、金农集、桂馥、黄易、陈鸿寿、何绍基、赵之谦、邓石如、杨沂孙等名家的精彩之作,集中体现了清代篆隶书法的造诣和成就。 清代是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碑学书法的兴起打破了帖学的长期垄断,使古老的篆隶书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