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纪念浙江慈溪市爱乡楷模姚云龙,发扬和传承他造福桑梓、回报家乡的乡贤精神,浙江慈溪市拟在原云龙中学校址内筹建姚云龙纪念馆。近日,姚云龙先生纪念馆布展相关协调会在慈溪召开,明确了筹建姚云龙纪念馆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涉及部门的任务,确定今年12月动工,明年4月底竣工验收。 1924年,姚云龙出生于慈溪观海卫镇鸣鹤场,1948年赴港,1953年在港创办民生药行,成为香港有名的国药业企业家。1985...
图为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入选“十大”新闻发布会现场何蒋勇摄 4月19日,在浙江慈溪的上林湖畔,考古队员正忙着打包一件件碗、盘、钵、盏等秘色瓷器,运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参加展览,让中国的“千年翠色”惊艳世界。 自4月12日,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上林湖畔的“秘色瓷”再次成为“考古界网红”。 秘色瓷,是古代进...
在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呈天青色的“秘色瓷”是瓷器的巅峰之作,但是它的产地却是个千古之谜。记者从在浙江省慈溪市召开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这里就是“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 后司岙窑址位于上林湖西岸。这一地区古窑址密布,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学术界确定为唐宋时期的越窑中心窑场和当时的全国窑业中心。越窑以地处越国故地得名,始烧于东汉,停烧于南宋,它在历史上率先烧制出了首...
在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呈天青色的“秘色瓷”是瓷器的巅峰之作,但是它的产地却是个千古之谜。记者从在浙江省慈溪市召开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这里就是“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 后司岙窑址位于上林湖西岸。这一地区古窑址密布,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学术界确定为唐宋时期的越窑中心窑场和当时的全国窑业中心。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专家咨询会上了解到,在对越窑荷花芯窑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过程中,首次发现了唐宋时期越窑大作坊遗迹。 荷花芯窑址是上林湖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唐宋时期越窑窑址。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浙江宁波两级考古部门对越窑荷花芯窑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近1200平方米,清理了唐、五代、北宋诸时期丰富的地层堆积,其中最丰富的遗迹,集中在两条古代窑炉间的平坦开阔地...
由浙江省文物局、慈溪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专家咨询会”于11月10至11日在慈溪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近20位专家学者参会。 与会...
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遗址野外考古发掘工作于近日圆满结束,开始进入现场保护与整体迁移阶段。据悉,这艘古船的发掘填补了浙江省元代海船发现的空白。 6月5日,接当地群众报告,在慈溪市的一项排涝工程施工时,发现一艘沉船。经文物部门现场察看,初步确定系古代沉船,随后 ,考古队员开始进场实施考古发掘。此船船体残长19.5米,宽5米,型深约2米,整船全长初步推测介于23-2...
7月22日,浙江宁波慈溪市潮塘江沉船的考古发掘情况首次对媒体公布。今年6月,慈溪市在一次施工中发现一艘元代古沉船,目前,沉船遗址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开始进入现场保护与整体迁移阶段。潮塘江沉船船体残长19.5米,宽5米,型深约2米,整船全长初步推测介于23-28米。据悉,这是宁波市辖区内发现的第六艘古代沉船,同时,填补了浙江省元代海船发现的空白。
这些青花瓷,是慈溪北部首次发现的水下文物,目前已被慈溪市博物馆收藏 厉祖浩认为,这些炭化的木片不是沉船残片,而是船上用的木炭 “四灶浦水库,挖到了明代的文物,还有古船。” 这条微博,在网上发布几天后,渐渐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水库里怎么会挖出明代古船?有网友发出质疑。 发微博的网友“@AnnaBelle静”很肯定地说,确实出...
“四灶浦水库,挖到了明代的文物,还有古船。” 这条微博,在网上发布几天后,渐渐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水库里怎么会挖出明代古船?有网友发出质疑。 发微博的网友“@AnnaBelle_静”很肯定地说,确实出土了很多完整的瓷器,工地的工人卖了不少给市民,一百元一个,现在已流入古玩市场。 四灶浦水库位于慈溪境内,在杭州湾附近。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昨天,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水库工地...
本报讯 8月11日,一批明清紫砂珍器自南京启程,运往浙江慈溪展出。这是南京民俗博物馆与慈溪市博物馆进行馆际交流的内容之一。参展的120件紫砂器为本报专家、紫砂鉴赏大师沙志明先生六十余年收藏之精华,其中有时大彬、陈用卿、王南林、朱元熙、杨彭年、邵大亨、范大生、俞国良、裴石民等名家大师的精心力作,以及明清两代制作精良、极具研究价值的无款紫砂古器。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严文英、主任马麟带领工作人员精...
“卯门生喜气,兔岁报新春”。在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来之际,由温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温州博物馆承办的《玉蕤——浙江慈溪许氏藏皇宋修内司暨古代玉器珍品展》1月26日上午在温州博物馆开幕。 中国古玉文化博大精深。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就开始用玉石制作生产工具。据考古发掘表明,最早玉器来自我国西辽河地区兴隆洼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随后,内蒙、辽宁的红山文化和...
9月28日上午,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系列特展之三:玉蕤——浙江慈溪许氏藏皇宋修内司暨古代玉器珍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隆重开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中国文物报社社长助理李让,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香港翟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收藏家翟健民,宁波甬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收藏家许国文等出席开幕式。来自海内外著名收藏家、企业家,新闻界、文博界、收藏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