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咦?打下来的砖块上有图案,这些图案和以前发掘的古墓砖很像,莫非又是一座千年古墓?”继去年11月、今年3月初,南昌市青云谱梅湖农民公寓建筑工地上先后发现两座大型“中”字形的两晋家庭墓,4月1日,该工地在施工中,第三次发现千年古墓。经勘查,考古专家确定此地为古墓群,因第三座古墓早期破坏严重,没有发掘价值。 4月1日17时许,在工人的指引下,记者在原家...
东晋咸和七年的一个冬日,以徐孺子墓作地标,南昌县城以南20里,一位尚书左丞被改葬梅湖,在1676年之后,墓中陈旧古老的铭文砖帮助后人揭开了他的身世。意外的是,这块铭文砖上出现的“豫章国海昏县都乡举里”字样,却是江西考古界的首次发现,意义非凡。“豫章国”一词的称呼是否意味着在当时南昌历史上有过一段封国历史?它能给考证豫章故地带来什么样的启示?重新打量历...
铭文砖揭开墓主详细身世 古墓以徐孺子墓作地标 墓志铭透露秦汉以来基层行政体制 去年11月,南昌市梅湖农民公寓的破土动工敲醒了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墓,其中一块刻有墓主身世的铭文砖引发了诸多猜想,墓志铭中提及的“徐穉”“豫章国海昏县”等字样说明了什么?古墓对于研究神秘消失的海昏县起到什么作用?随着省考古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诸多专...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使得梅湖古墓的发掘需要不断地排水清淤泥。26日下午,备受关注的梅湖古墓挖掘工作又有新发现,省市考古专家在古墓前室西侧发现一张低矮的长方形石台。 前室发现石台 清理现场 26日16时30分,记者在古墓现场看到,一张高约30厘米,长约1米,宽约60厘米的砖砌石台,正静静地躺在前室棺木的一旁,四周没有其他物件,据考古人员初步估计,石台的作用可能类似于祭祀台。 ...
经过连续十几天的紧张清理工作,梅湖古墓开棺工作在步步逼近,古墓的神秘面纱也即将被层层揭开。由于受南昌几日小雨影响,加上古墓回填土粘性较大对现场挖掘工作进度稍有影响。据南昌市博物馆李馆长介绍,虽然古墓内部不会因为下雨而受损,但鉴于南方气候湿润的特点,开棺后见到尸骨的可能性不大。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青砖砌成的古墓外型已经完全显现出来。墓顶呈拱形,极像隧道。古墓南面的墓道经过连续多日挖掘修整,...
备受市民关注的梅湖古墓的考古挖掘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多天。而我市近来连接两天的小雨,让空气质量变好,而在挖掘现场也不再是尘土飞扬的景象。南昌市博物馆李馆长告诉记者,古墓回填土本来粘性就大,受小雨影响,对现场挖掘工作进度有一点影响。尽管之后几日都将面临阴雨天气,但整个工作并不会因此中断,而古墓内部也不会因为下雨而损坏。 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古墓南面的墓道经过多日挖掘,已经显露出顶部的网钱纹砖,初步估计...
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封土 前、后室之间的两块刻有文字的砖块成为确认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据 12月3日,正在发掘的南昌市青云谱区梅湖古墓室顶已经显露。记者在现场看到,古墓保存十分完整,内部建筑墙壁全部由网钱纹砖堆砌而成,砖与砖之间镶嵌十分紧密。经考古人员初步鉴定,古墓面积近30平方米,古墓格局大致为“中”字形,方向坐北朝南。整个古墓分三部分,从南边的墓门开始是一个甬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