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青岛市考古所和胶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了一条呈西北方向的疑似大壕沟,经过考古人员推测,这条壕沟所处的位置极可能是北宋板桥镇遗址具体西侧方位。“这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但一旦能够认定,它的意义非常大,为研究板桥镇遗址具体面积提供了重要依据。”胶州博物馆馆长王磊说。 虽然还未最终确定,但这条壕沟的发现,也让胶州板桥镇遗址再次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作为一个千年前的港口,通过之前的考古发掘,...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山东省文物局先后在济南、青岛召开了高青陈庄遗址发掘、胶州板桥镇遗址保护座谈会,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兼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张忠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延平以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等部门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 陈庄遗址是南水北调东线建设工程中发现的。2008年10月份开始考古发掘,目前考...
板桥镇出土的北宋时期的青砖。 板桥镇出土的部分瓷器。 从9月初开始的板桥镇遗址发掘,到目前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月时间,此次发掘共发现了3组北宋时期的官方建筑,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11月9日下午4时30分许,国家考古研究专家组有关人员来到胶州板桥镇遗址进行了实地查看,并且参观了已经出土的万余件文物。考古专家称,如此大规模的北宋时期遗址在国内罕见,如果能建成博物馆,就能更好地保护遗址。 发...
工作人员正在修复装酒的四耳瓷壶。 从现场可看出,大街非常硬实。 发掘出的两锅连灶灶台。 10月26日,在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工地南侧清理出一条宽3米、长40余米的东西大街。大街采用沙石土铺垫,路面非常硬实。考古人员表示,由大街的规模推断,这处北宋时期的建筑群在当时应该非常壮观。此外,当天还在工地东侧发现了一个两锅连灶。目前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进入了细致清...
香炉上的青釉已经掉色 板桥镇遗址出土的石质纺线轮 昨天,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考古队在一个灰坑中又出土了一个陶质纺线轮和石质纺线轮。考古人员还从另一个灰坑中出土了一个瓷兽足和一个陶质香炉。考古队专家告诉记者,两个纺线轮是当时宋人用于纺线织布所用,纺线轮的出土说明宋代手工纺织业已进入鼎盛时期。 出土陶石质纺线轮 在板桥镇市舶司考古现场,记者看到,两个纺线 轮制作材料不...
黑陶茶盘部分已经破碎 瓷壶保存得非常完整 10月4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继续进行,考古发掘人员在北宋时期文化层内发现了一个黑陶制作的敞口盘(茶盘)和一个完整的瓷壶等文物。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北宋时期茶文化发达,当时的胶州人就喜欢品茶,板桥镇作为当时北方唯一的海上贸易通道,茶叶交易非常活跃。 10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几名考古发掘人员正在清理一处灰坑。&...
铜质发簪保存完整 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考古队出土了一个宋代铜质发簪。在继续考古中,考古人员还从一个灰坑中出土了一个骨质梳和大瓷罐。在考古现场,考古队为了弄清古建筑的用处,还专门请来了烟台博物馆古建筑专家为遗址解密。 出土宋代铜质发簪 在板桥镇市舶司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在一个新发现大灰坑中,发现了一个宋代铜质发簪。记者看到,铜质发簪长14厘米,呈扁形,发簪底部自然弯曲,发簪虽已生锈但...
神秘铭文碑字体非常漂亮。 湖田窑白瓷酒盅非常精美 前天,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考古队在清理多个灰坑中又出土了一个宋代完整湖田窑白瓷酒盅。这个白瓷酒盅在阳光照射下,全身透明,熠熠生辉。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个白瓷酒盅是宋代湖田窑产品,对研究宋代六大窑系,提供了考古实物资料。昨天,考古工地再次有了重大发现,考古人员在挖排水沟时,发现了一块残缺的铭文碑。根据上面文字专家推测,石碑文字很有可...
10月15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继续进行,现在整个遗址的模样基本显露,考古发掘人员在进行细致地清理。10月15日,本报独家刊发了多名考古专家的原址保护观点后,很多市民拨打本报热线表示支持。对此,山东省文物部门称现在正在研究具体的保护方案。 10月15日,本报独家刊发了多名考古专家的原址保护观点后,很多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希望能将已经发掘出土的北宋建筑群保留下来。“这处建筑...
遗址三号建筑群。 专家现场论证。 10月14日出土的瓷碗。 10月14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继续进行,从9月12日考古工作正式开始至今,考古发掘人员从板桥镇遗址内发掘出来300余件珍贵文物,多位知名考古专家前来现场进行论证,并纷纷对如何保护提出建议。 专家称遗址保留意义大 连日来,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引起了国内很多知名考古专家的关注,他们纷纷来到现场进行论证,提出保护建...
遗址三号建筑群。 专家现场论证。 10月14日出土的瓷碗。 10月14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继续进行,从9月12日考古工作正式开始至今,考古发掘人员从板桥镇遗址内发掘出来300余件珍贵文物,多位知名考古专家前来现场进行论证,并纷纷对如何保护提出建议。 专家称遗址保留意义大 连日来,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引起了国内很多知名考古专家的关注,他们纷纷来到现场进行论证,提出保护建议...
民窑瓷碗保存完整 汝窑瓷碗做工精细 牟成梓/摄 汝窑碗底写着“主人”姓 昨天,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考古人员在挖掘一个灰坑中,又出土了一个白釉瓷碗和一个民窑完整瓷碗。记者看到,这个白釉瓷碗的碗底还写有一个“李”的文字。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个瓷碗就是宋代五大名窑的之首汝窑制品,碗底“李”的文字就是当时使用人姓氏...
10月11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继续进行,当天考古人员发掘中出土了一个宋代陶制残破花纹陶罐。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个陶制花纹陶罐是考古地首次发现,而山东省文物专家当天也赶到现场对板桥镇遗址进行“会诊”。 10月11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考古发掘现场时,考古发掘人员从工地南侧一处灰坑内,清理出了一个刻有花纹的残破陶罐。记者看到,这个刻有花纹的残破陶罐上,刻有一朵盛开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