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湖北荆门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0日入选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 当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公布了2018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及国外一项考古新发现。 据了解,湖北省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与沙洋县文物管理所共同主持发掘。 该遗址在1983年文物普查...
发现了夯土墙、壕沟、墓葬、祭祀坑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自2016年发掘以来,济南章丘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成功入选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址的典型代表 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20公里处,分布于焦家、苏官、董家和河阳店等村庄之间,时代主要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总面积超过100万...
出土的玉器 发现了夯土墙、壕沟、墓葬、祭祀坑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自2016年发掘以来,济南章丘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成功入选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址的典型代表 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20公里处,分布于焦家、苏官、董家和河阳店等村庄之间,时代主要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总面积超...
邦嘎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水乡邦嘎村,分布于邦嘎村之北,毗邻一条东西流向的冲沟。该遗址在20世纪80年代由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区文物普查时发现,并对该遗址进行过小面积试掘。对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性质、年代等提供了重要资料。2000年9月至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山南地区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及考古发掘。 陶器残片99...
出土的石斧。钟欣 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对罗家坝遗址进行第四次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距今4500至5300年的新石器时期遗存,这让罗家坝遗址成为中国嘉陵江流域目前发现的堆积最厚、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作为中国目前所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巴文化遗址之一,罗家坝遗址地处秦、楚、巴、蜀交界地。1999年、2003年、200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
4月26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四川阆中村民修蓄水池发现的灵山遗址历史可上溯至距今4500年至5000年,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灵山遗址位于四川省阆中市文成镇梁山村,是当地村民在灵山山腰台地修建蓄水池发现的。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充市文管所、阆中市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展开了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截至目前,灵山遗址发现各类遗...
记者8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该单位与凉山州博物馆于今年在四川省盐源县发现46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皈家堡遗址,这一发现将“川滇通道”历史从汉代上溯至距今4600年前,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皈家堡遗址位于盐源盆地杨柳河西岸二级阶地,隶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双河乡杨柳桥村二组。 据现场考古发掘负责人周志清介绍,本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现象和出土了大量的遗物...
古人丢弃残破陶片、红烧土等垃圾的灰坑 安徽肥东县店埠镇南院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此次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主要分布范围在两千平方米左右,目前已经发掘近三百平方米。而且发现了新石器时期一些古人生产生活的遗留下的遗迹和遗物,遗迹现象有新石器时期古人居住的房址和古人丢弃垃圾的灰坑,烧制陶器的陶窑和古人生火做饭的灶坑等等。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也出土了石制的生产工具,主要有...
日前,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5项考古发现入围终评。其中,以三亚英墩、陵水桥山和莲子湾为代表的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遗址位列其中。 2012年3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海南岛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工作。经过3年多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陵水县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市英墩3处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同时,对万宁至三亚东南沿海地区...
考古现场发掘的陶器标本 3月2日,记者从淮北相山区一文化遗址发掘现场获悉,该遗址初步发掘出部分陶器标本,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从发掘出来的陶器标本判断是距今 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整个发掘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对研究淮河流域早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预计整个发掘需要好几个月。
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湘阴青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于2015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青山遗址是湘江下游一处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因素复杂,是研究湘江流域堆子岭文化的典型遗址。 由于遗址长期被淹而濒临消失,2008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岳阳市、县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本报告就是此次工作成果的结晶。 本报告着重介绍和阐述了两方面内容。其一,...
英墩遗址出土的陶钵 桥山遗址出土的陶器 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3种全新的、文化内涵各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首次建立的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在桥山遗址发现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了人骨,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
【摘要】2012年7——9月,对哈民忙哈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半地穴式房址11座、灰坑19个、墓葬6座、环壕2条,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蚌器500余件。其中,房址内出土多层人骨、木构件和大量玉器。发掘表明该遗址是一处史前大规模双环壕聚落遗址,文化面貌十分独特。 【关键词】哈民忙哈遗址;史前聚落;玉器;双环壕;文化面貌 【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
作为我省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凌家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备受关注。我省拟立法保护。 今天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开幕,省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果作了关于《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并连同草案一并提请审议。 为凌家滩遗址 建立“成长档案” 根据条例草案,凌家滩遗址是指马鞍山市含山县行政区域内,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