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江西丰城发现距今5000多年新石器时代遗址 日前,在东乡至昌傅高速丰城桥东段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晚期聚落遗址。该遗址位于江西省丰城市桥东镇更新村委会老詹自然村秀水河西岸约200米处,东昌高速桩号K87+600附近,一个叫寨上的地方。寨上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台地型遗址,处于秀水河小盆地的中部,秀水河从遗址东侧由南往北流过。遗址呈长方形,周围是水田,遗址比周边高出3-4米,四周环绕一圈壕沟,包括壕沟在内,...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日前,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人员获得一批植物遗存,其中包括大籽蒿等可食用的野菜籽标本。 据了解,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赤峰学院的考古人员在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一间房内,发现了大籽蒿植物种子,总数为815363粒,在《救荒本草》《野菜博录》等古代文献中都对大籽蒿植物的采集、食用方式进行了详细表述。 考...
前不久,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人员获得一批植物遗存,其中包括大籽蒿等可食用的野菜籽标本。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赤峰学院的考古人员在哈民忙哈遗址的一间房内,发现了大籽蒿植物种子,总数为815363粒,在《救荒本草》《野菜博录》等古代文献中都对大籽蒿植物的采集、食用方式进行了详细表述。 考古界认为,野菜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的一种补...
近日,盟文物局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了解,盟文物局接到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老崖村民反映,当地农牧民经常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捡到一些石器和陶片,随即,盟文物局工作人员赶赴巴彦木仁苏木老崖村,对群众捡到的石器进行鉴定,最终在位于巴彦木仁苏木老崖村东北20 公里处发现石器地。该地已被沙丘所覆盖,但在沙丘间低洼处的土质地表上清晰可见散落有石器、陶片和骨珠等,并在地表采集了石磨盘、石磨棒等...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资源镇晓锦村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因为文化遗物丰富、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和价值,日前被广西文物考古所专家命名为“晓锦文化”。 该遗址位于桂林市资源县资源镇晓锦村后龙山,进行过三次发掘,共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晓锦遗址发掘的最大收获是发现有炭化稻米,通过水洗法共选出炭化稻米12000多粒,经初步鉴定是较原始的栽培粳稻,有少量籼稻。这是目前为止广西发现的最早的一...
记者29日从浙江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经考证,近日在浙江东阳城北新区华店小区东北蟠溪边发现的出土物与浦江上山遗址文化的类似,属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这一发现为研究东阳地区的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实地调查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夹碳陶碎片、红衣夹碳陶片、石磨棒(块)等遗物,部分陶碎片可以确定为大口盆器、罐类器的碎片。在夹碳陶中,发现夹有稻壳、叶等物,有些陶片表面稻谷痕迹明显,让考古工作人员...
记者29日从浙江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经考证,近日在浙江东阳城北新区华店小区东北蟠溪边发现的出土物与浦江上山遗址文化的类似,属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这一发现为研究东阳地区的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实地调查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夹碳陶碎片、红衣夹碳陶片、石磨棒(块)等遗物,部分陶碎片可以确定为大口盆器、罐类器的碎片;在夹碳陶中,发现夹有稻壳、叶等物,有些陶片表面稻谷痕迹明显,让考古工作人员...
怀宁县孙家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日前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审批。这次保护规划编制将根据每年的项目规划任务,由国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孙家城遗址的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和环境整理。 通过审批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通过两次对城址进行发掘,发现孙家城遗址是皖西南地区,目前已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遗址,也是目前长江下游地区除良渚古城外仅有的另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日前,受东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邀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一行对位于东阳市城北新区华店小区东北蟠溪边的一处遗址进行了调查。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了夹碳陶碎片、红衣夹碳陶片、石磨棒(块)等遗物,部分陶碎片可以确定为大口盆器、罐类器的碎片;在夹碳陶中,发现夹有稻壳、叶等物,有些陶片表面稻谷痕迹明显。经专家考证,该遗址的出土物与浦江上山文化遗址的类似,基本可以确定为同一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1万...
作者:李法军,王明辉,朱泓,等 著 出 版 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01 《鲤鱼墩:一个华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生物考古学研究》是目前国际学术界有关华南地区生物考古学研究的第一本相对较为系统的论著。《鲤鱼墩:一个华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生物考古学研究》展示了我们对出自广东湛江鲤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人骨所做生物考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华南地区考古学、...
内蒙古文化厅28日对外发布消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专家认为,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庙底沟阶段的文化遗存分布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内蒙古察右中旗新发现遗址,位于该旗库伦苏木克力孟嘎查,是这里的牧民在放牧时发现一些零散的、造型奇特的石器。经初步确认该遗址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介绍,该遗址位于察右中旗库伦苏木克力孟嘎查北约500米处...
考古人员近日在对汶川县“布瓦群碉”进行文物灾后重建保护中,发现了一处距今约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布瓦遗址。经过初期考察判断,布瓦遗址文化很可能就是宝墩文化的渊源,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也可能传承于此。 负责这项考古工作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研究二部副主任陈剑介绍说,布瓦遗址位于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三组(龙山组),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处附近。遗址的...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文物工作者近日在中国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发现6处古代遗址,据鉴定,这些遗址已有近5000年历史。 阿拉善右旗文管所根据牧民提供的线索,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专项调查。文物部门对周边5个湖泊进行了调查,新发现古代遗址6处、采集文物标本400余件。经鉴定,这些遗址产生的年代大约为45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它们多分布在沙漠中的湖泊周围,在遗址地表散落有大量石器...
大地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位于我省秦安县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以及冯家湾村西。遗存主要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Ⅱ、Ⅲ级阶地及与其相连的缓坡山地。范围北起河边阶地,南至山顶堡子,东侧以冯家湾沟为界,西侧为绵延数公里的阎家沟溪流,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其中河边阶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山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 大地湾考古包含遗址发掘、...
宁夏中卫市文物管理所组织文物工作者近期对中卫市黄河北岸迎水桥镇孟家湾至北长滩近30公里沿线进行文物调查发现,在下滩村榆树台子附近发现一处石器时代遗址,并采集石器标本20余件、陶器残片50余件。综合之前发现的新旧石器遗址可充分说明,中卫市是当时北方草原文明和中原农业文明的交汇点。 据中卫市文管所介绍,遗址位于一处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的较高台地之上,地表布满黄沙,遗迹、遗物多被黄沙覆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