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编著的《余杭文物志》(重修版)正式出版发行。此次出版的余杭文物志是对1999年版《余杭文物志》的重新修订与补充。 《余杭文物志(重修)》继承传统志书体例,并力求创新。采用述、志、记、图、表、录、索引等多种体裁,章节体与条目体结合。以志体为主,各体兼备。全志共六篇23章74节49万字,采用图版530余幅。收录了余杭境内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
资料图 日前,国家文物局召开《中国文物志》2016年工作汇报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主持,《中国文物志》顾问吕济民、郑欣淼、单霁翔、励小捷、谢辰生和局机关各司室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总编纂董保华关于2016年编纂工作的汇报。 刘玉珠对2016年编纂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所有参编人员和相关专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强调,...
1月19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省文物局局长、文物志编委会主任马玉萍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肖学智、白坚,文物志主编、兰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魏文斌出席会议。编委会全体成员,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会议。白坚主持会议。 会议回顾了文物志的编纂历程,简要介绍了文物志自2016年4月重新启动以来所做的工作及下一步工作安排。马玉萍与省直有关...
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官方1月19日启动《甘肃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承载着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等印记的大批文物将通过此“活”起来面世,并与公众“互动”。 当日,《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表示,《文物志》就像一扇窗口,透过它能够在方寸之间领略甘肃文物的多样风采,体验华夏文明的博大...
1月12日,陕西省文物局透露,经过上百名专家学者长达7年的努力,重修《陕西省志·文物志》正式出版发行。集中展现了陕西文物资源,反映了陕西近百年来文物、考古与博物馆事业的探索发展及其成就。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目前,陕西共发现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49058处。 陕西省文物局组织了以陕西文博系统专家学者为主...
按照陕西省二轮修志的总体规划,经过上百位专家学者长达七年的艰辛努力,重修《陕西省志·文物志》近日正式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的出版,集中地展现出陕西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反映了陕西近百年来文物、考古与博物馆事业探索发展并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了几代考古与文物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知识贡献,对提升陕西省未来文物事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西周至唐...
李红左老两口收到捐赠证书(图片来源:丹东新闻网) 在捐出了珍藏多年的慰问手绢、奖状等物件后,8月2日,家住福春街附近的李红左老两口,收到了来自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捐赠证书。 李红左和老伴周晚芳都是老志愿军战士。今年7月末,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团队的志愿者到他们家里走访慰问,两位老人毅然决定,要将多件承载着荣誉和记忆的物品,捐献给正在进行全面改扩建的抗馆。 “在近两年时间里,我们经常会遇...
7月29日,《中国文物志》编纂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西藏拉萨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文物志》编委会主任刘玉珠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文物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编委会办公室主任顾玉才主持会议。《中国文物志》编委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中国文物志》编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汇报了《中国文物志》编纂工作进展情况。 刘玉珠在讲话中充分肯定...
4月1日,《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主任、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甘肃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省文物局副局长肖学智、白坚,《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兼主编魏文斌等以及省文物局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白坚通报了 《甘肃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历程及目前进展情况;研究通过了编委会及编辑部组成人员名单;与会人员围绕编纂工作方案进行了热烈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就编纂工...
4月1日,《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主任、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甘肃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省文物局副局长肖学智、白坚,《甘肃省志•文物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兼主编魏文斌,副主编何双全、贾建威、唐晓军、郑兰生、刘自福以及省文物局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白坚通报了《甘肃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历程及目前进展情况;研究通过了编委会及编辑部组成人员名单;与会人员围绕编纂工...
内蒙古文化厅7日对外发布,由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文物局主编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志》日前出版,这是内蒙古有史以来第一部文物志。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文物大(省)区,也是草原文明的发源地。距今50万年的大窑文化,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4000年前的草原青铜文化在内蒙古地区发源……据2014年12月统计,全区已查明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总数达21000余处。 消息指,该书近100万字,图版约100幅,...
近日,吉林省梅河口市,以历次文物普查发现和考古发掘成果为依据,编纂了《梅河口市文物志》。该书了采用志、记、图、表、附录等多种体裁,翔实记载了我梅河口市自新石器时代至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文化遗存、文物古迹,及1960—2013年全是文物工作的重要活动及主要工作成果。全书按文物的种类、属性归纳分类,共分6章21节,分作古代遗迹、近现代遗迹、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4部分,近15余万字,收入图192幅,照片30版...
近日,《陕西省志·文物志》(重修)历时六年编纂完成初稿,明年二三季度有望正式出版发行。 重修《陕西省志·文物志》的编纂工作自2009年正式启动。不仅全面系统地记述了陕西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也将陕西全省重要的文物古迹遗存大体囊括。据悉,该志初稿将于今年年底前报送省方志办终审,明年二三季度有望正式出版发行。在此之前,编委会办公室还将邀请有关专家对初稿中的部分章节进行重点审读,以集思广益,最...
7月29日,《中国文物志》编纂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文物志》编委会主任励小捷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文物志》编委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 励小捷充分肯定了志书第一期编纂工作、“见物见事见人”的志书编纂新理念及编纂工作人员严谨认真、与时俱进的编纂思想、编纂态度。他强调,各级文物部门要加强对志书编纂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明确职责任务,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推动...
咸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截止2008年底,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0处32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3处。从2001年起,市文物局抽调30多位专家,历经7年的辛勤编纂,一部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咸阳市文物志》终于面世。 全志共20章,约120万字,5000多个词条,500多幅图片,另有题词、序言、概述、沿革、后记、表格等内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