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游客在铜像广场拍照留念。资料图 4月16日,记者从彭德怀纪念馆了解到,为隆重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20周年,加快彭德怀同志故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彭德怀纪念馆(含彭德怀故居、铜像广场)已于15日起开始闭馆维修改造。闭馆期间谢绝参观。 彭德怀纪念馆坐落于湘潭县西南的乌石镇,于1998年彭德怀100周年诞辰之际建成开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德怀故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全国唯一一...
1948年4月,彭德怀在陕西省马栏向部队作进军西府的动员报告。 1947年春,蒋介石命令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集团的20个旅,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二马集团”的12个旅,榆林晋陕绥边区总部司令邓宝珊集团的2个旅,共34个旅25万人,从三个方向对陕甘宁边区实施“重点进攻”。胡宗南一马当先,集中优势兵力从南线直攻延安,妄图实施“斩首行动”,摧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指挥中枢,他还口出狂言要“...
望远镜是指挥员行军布阵、指挥打仗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内,摆放着一副徐向前在长征中使用过的6×30双筒军用望远镜。 这副望远镜是徐向前于1932年3月至5月指挥红四方面军取得苏家埠大捷后缴获的战利品,镜体为黄铜,表面饰皮革,制作精美,可用右目镜中的位分划进行简单的距离测量。徐向前十分喜欢,就将它留在了身边。长征途中,它一直是徐向前的“千里眼”,目睹了徐向前指挥千军万马...
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战场,形势异常严峻,陕北兵力对比敌众我寡尤甚。战争初期,毛泽东的本意还是想守住延安,不教胡宗南的军队渡过延河。以此吸引和牵制国民党军的一大战略集团于陕北,从而利于它区作战。毛泽东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力争最好的可能性——守住延安,另一方面,也作了最坏的准备——放弃延安。但在1947年3月10日前,毛泽东的立足点还是放在守住延安上。如何保卫延安?方案之一是从内线保卫延安。11月1日至...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领袖,而彭德怀是开国元勋。在广为人知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中,毛泽东这样赞扬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35年10月19日,时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的彭德怀率该支队第2、第3纵队到达陕北吴起镇。第二天清晨,彭德怀到吴起镇与毛泽东商议红军行动计划时,突然得报,蒋介石为阻止陕甘支队与陕北的红15军团会合,派一路尾随的宁夏军阀马...
1月12日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中式仿古书画院中飞书苑里一派欣欣向荣,中国结、中国福等吉祥物将书苑点缀的如诗似画,中华彭祖文化研究促进会新春团拜会暨中彭会彭德怀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中飞书苑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学者,知名人士、媒体记者等80多人齐聚一堂,在浓浓的亲情中,共叙彭氏文化渊源,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彭德怀元帅的丰功伟绩。大家纷纷表示:海内外彭祖后裔们...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同是中国革命的一代元戎、伟大的军事家,彭德怀与刘伯承两位开国元帅,他们在兵法谋略上的大智大勇,在革命生涯中的丰功伟绩很有相似之处。然而由于各自的秉性、文化素养、处世风格不同,在错纵复杂的战争年代,他俩在若干问题上产生分歧,酿成误会,以致于形成纠葛。这种误会和纠葛,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又或多或少地带入彼此的工作中,甚至使两位老帅产...
韩爱晶等人在文革期间揪斗彭德怀(资料图) 本文摘自《党史博采(纪实)》2008年第04期,作者:霞飞,原题为《红卫兵“五大领袖”浮沉录之四:韩爱晶》 曾是“红根” 在“文化大革命”中,对于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是很讲究的,在强调阶级斗争时,对于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或者革命干部家庭的青年人,称之为“红根”。韩爱晶就是“红根”。他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父亲是新四军老战士,在革命战...
据史料记载民国初期、在兰州市一处名叫陈家湾的村子里,有一户人丁兴旺的陈姓家族,家中有兄弟八人,男丁中排行老三的儿子名叫陈景学,天性聪慧伶俐,心灵手巧。从小酷爱熟肉食品烹饪厨艺,外号“陈老三”。成年之后于民国五年在兰州市闹市区开设了一家商号名称为“陈老三一口烂”的卤肉店。开店不到三年,“陈老三一口烂”卤肉便在金城食肆中脱颖而出,...
彭德怀和毛泽东(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南海人物春秋》顾保孜 著,杜修贤等 摄影,中共党史出版社 历史精灵含着严峻的目光,冷冷地注视着所有的变化。 彭德怀写给毛泽东一封长达8万字的信,史称“万言书” 1962年1月,负责中央第一线工作的刘少奇主持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向来谨慎的刘少奇提醒全党,中国到了该刹车的时候了,再不刹车,就要散架了。他大...
此公文包为彭总五十年代长期使用的工作用品,它长37.9cm,宽28.5cm,厚3.7cm,呈四方形,上有提手,下有2处绑扣。公文包面皮质磨损脱漆,扣严重锈蚀,提手严重破裂。六十年代,彭总受难后,将此包赠与警卫员景希珍同志。1983年景希珍将此包捐赠湘潭县文管所,1998年被调拨至彭德怀纪念馆珍藏。2003年经省文物局专家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52年7月19日,彭德怀正式在军委任职。就职...
钢笔笔长13cm,黑色塑料笔杆,白色金属笔套,笔盒长17.3cm,宽6.5cm,系黑色皮革制成,笔盒盖以磁石相吸,盒内深红色绒布托金星钢笔,盒盖上印“金星钢笔”字样,是彭总五十年代长期使用的工作用品。1961年11月30日—12月26日,彭德怀经中央批准离开北京到家乡进行调查,接待来访干部群众2000余人。一个多月以来,彭德怀用这支普通的钢笔写下了一串串真实可信的数据和五个...
彭德怀在湘潭锰矿考察时穿过的一套工作服一套两件,衣长73.5cm,裤长99cm,上印“湘锰”二字,劳动布质地;雨靴长29cm,高长28.5cm;安全帽径29cm。磨损,褪色,保存较完好。 1961年彭德怀第二次回乡作农村调查工作,亲自下锰矿矿井视察,了解工人生产、生活情况,要求锰矿矿委会党领导不仅要抓生产,更要注重工人的生命安全。这套工作服、雨靴、安全帽就是当年彭总使用过...
帆布袋长51.7cm,宽21.5cm,内深27.4cm,质地帆布,旧,褪色泛白,有污迹,底部四角提手处严重磨损,拉链坏。 该帆布袋是彭德怀同志在监狱中用过的,是装衣物、什物的唯一布袋。由于彭总患病严重,裤子上血迹未干,将布袋也弄脏了。该布袋的征集,将丰富我馆的馆藏,是彭总晚年生活的见证。
彭德怀同志五十年代长期使用的望远镜,纵12cm,横16cm,质地金属、牛皮,完好稍旧。 彭德怀同志在1955年担任国防部长时为学习外国军事先进经验,率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出访欧洲八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友人赠送他这个高清晰度望远镜。回国后,这个望远镜一直跟随他视察祖国沿海、边疆,参加各类军事演习,为祖国的军事建设贡献了无穷的力量。该文物是彭总主持军委工作,致力于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划建设的见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