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一个年代不明的神秘崖居遗址群在泽州县柳树口镇里河村深山腹地被探险的驴友意外发现,引起社会关注。 泽州县里河村东有玛琅山,西有玲珑山,南有金坡窑,北有九仙台,新发现的崖居遗址群就位于这片山谷之中。在一道道风光旖旎的天然屏障之上,悬崖峭壁、山鸟飞绝之地,掩藏着20多处鲜为人知的天然崖居群落。随着驴友的造访,这些天然崖居近年逐渐在世人面前露出它们的面目。 在一处被当地人称作“一...
刘朝永为摩崖石刻清理尘土 18日一大早,四川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的刘朝永又和往常一样,搭上梯子,拿起小扫把和刷子,开始对清凉洞内222尊摩崖造像石刻进行灰尘清理。 17年如一日,每日清扫神龛佛像尘土,为前来参观的客人烧茶掺水,居住在摩崖造像石刻旁,刘朝永虔诚地守护着这些国宝。 清凉洞有明代摩崖造像222尊,所刻佛像大的高2.17米,小的仅高0.17米。这些佛像刻工精细,线条流畅,造型生动,错落...
5月26日,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的刘朝永和往常一样,搭上梯子,拿起小扫把和刷子,开始对清凉洞内222尊摩崖造像石刻进行清理。 清凉洞有明代摩崖造像222尊,所刻佛像大的高2.17米,小的高0.17米。这些佛像刻工精细,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为川南罕见的大型石窟雕刻。去年,清凉洞摩崖造像晋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年如一日,每日清扫尘土,为前来参观的客人烧茶倒水,居住在摩崖造像石刻旁的刘朝...
其中一处古崖居外景,门窗、屋檐保存完好。 昨天,热心市民吕朝文告诉笔者,在老家怀柔区九渡河镇二道关村发现了4处古崖居,年代大约已有千年。和吕朝文同村的吕朝斌也知道此事,他是《百村史话》二道关村史的撰稿人。因为撰稿需要,他曾深入研究过二道关村村史,听说笔者要去探访古崖居,他义务做起了向导。 他告诉笔者,村民们早就知道山上有洞穴,但谁也没想过这可能是古迹。直到今年撰写村史,这几处古崖居才再次引起了...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生活设施很齐全,让人意想不到。”宝鸡市文物普查队近日在凤县河口镇东沟河村六组崖房(自然村)发现一处崖居,其布局、结构之完整,令普查队员惊叹。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开展以来,普查队员先后在宝鸡市麟游、岐山、太白等县发现早年人类居住的崖居。但由于地势险要,无路可以抵达,崖居内是什么情况也无法得知。此次发现的崖房崖居位于崖房西约800米的山腰间,地形十分险要。崖居洞口朝北,...
昨日,永川来苏镇石牛寺村,记者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进到崖居中 连接跃层的楼梯 40米高峭壁上的崖居 在目前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永川区文管所在该区来苏镇发现了分布在40余米高峭壁上的崖居群,共有7套居室,总面积超过600平方米。其中4套居室内有石床,灶台,储藏室,及刻在墙上的石碑。据碑文显示,该崖居群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主人为了躲避当时的战乱而建。其中有3个崖居因地势险要,无...
近日,甘泉县文物旅游局对该县古崖居群进行再调查时,于下寺湾香林寺古崖居群内的石室内发现一处金代贞祐二年石刻题记。 香林寺崖居群开凿于香林寺山西侧的悬崖峭壁之上,是甘泉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崖居群,由南、北两区,七十六个洞室组成,极其壮观。发现题记的崖居群位于北区中部,由大小不同的八间石室组成,石室间用甬道、暗道、天井相连,曲径通幽。石室均为平顶方形或长方形,最大者20多平方米。室内有石炕、石水槽...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甘泉县境内近日发现了大量古代崖居群,均选择在地势险要的石崖上,远远望去,类似于石窟。有关人士称,这些崖居的开凿年代应不晚于宋金时期,并持续至清末民初。 甘泉县位于延安南三十七公里处,因境内有隋炀帝赐名的“美水泉”而得名。甘泉县历史悠久,西周即有记载,秦置雕阴县,北魏初设临真县,唐武德元年置伏陆县,天宝元年改为甘泉县。 此间文物工...
在陕西省甘泉县的洛河上游,考古人员在近日的文物普查中,竟然在地势险要的石崖上发现了许多人工开凿的石洞、石室。考古人员分析,大量古代崖居群的发现在全国都显得极为罕见! 昨日,甘泉县文物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古崖居当地人称为“石印子”或“崖窑”,集中分布在该县境内洛河上游的桥镇、下寺湾、石门三个乡镇,东沟乡也有零星分布,其中规模较大的崖居群有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