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4日,由之文课程研发的面塑探究式课程在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磨课教室”开课。本期课程共10次,每次课1.5学时,上课的学生来自高一和高二年级。 面塑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动手捏制环节,同学们专心于自己的作品 第1次课上,山西省面塑非遗传承人岳桂花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大量艺术面塑,借助课件向学生讲述了面塑的历史。欣赏讲...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12册早期版本经书,经专家鉴定,该书为国内现存不多的《崇宁藏》零本 近日,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整理旧藏书目、拓片时,新发现了12册早期版本经书。经专家鉴定,确认该书为国内现存不多的《崇宁藏》零本,在文物、文献、版本上有极高价值,成为此次普查的重要成果和新发现。 《崇宁藏》又称《崇宁万寿藏》《崇宁万寿大...
9月3日,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普光寺大殿和后殿主体基本完工,修缮工作进入尾声。据了解,该工程被列为太原府城首批19项文物修复工程之一,寺院坐北朝南,大殿为明代时期建筑,后殿、西厢房为清代建筑。
12月15日,由太原市文物局有关领导、市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区文物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来阳曲县青龙古镇进行现场观摩。 副县长杜小灵陪同。 青龙古镇历史悠久、是军事重镇、文化名镇、商贸集镇、农耕老镇。作为全市文物保护工程被评为全国传统村落,全省十大新锐景区,现已申报4A景区。青龙古镇已征集展品31000余件,完成了“看生活本色,来青龙古镇”的文化展示主题定位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时代生活博...
11月18日9时30分,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嘉宾云集、气氛热烈,由太原市文化局主办,太原市关公文化促进会、太原市关公书画艺术研究院承办,太原市三晋书画院协办的“弘扬城改精神、共筑美好明天”开馆展出,太原市100多名书画家参加了启动仪式。参加该活动的还有太原市政协副主席王爱萍,太原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马竣敏,太原市文化局副局长安俊跃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相关领导,太原市关公文化促进会会长王晓峻、太原市...
为了贯彻太原市关于平安省城建设的要求,全市文物景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成立了近千人的平安志愿服务队,在景区内开展“保平安,创和谐”活动。各景区将平安志愿者服务与景区治安管理相结合,与文明创建相结合,与清洁工程相结合,实行24小时轮班制,负责对景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处理、上报工作以及咨询、引导等服务,对游客在景区内发生的不文明行为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进行劝阻,为广大游客提供安全、和谐、舒心的旅游...
6月10日,太原市文物局组织晋祠博物馆、晋祠公园等9个直属景区(点)召开二季度清洁工程例会。会议传达了市清洁办景区整治组关于第一季度“回头看”检查情况汇总报告,在被检查的16个景区(点)中,晋祠博物馆位列第一,晋祠公园、天龙山景区、双塔寺景区分别位列第六、第七、第九名;传达了市清洁办《关于印发<太原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督查城乡清洁工程具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太原市监察局、市清洁办《关于...
作为今年太原市文物景区重点工程之一的太山龙泉寺文物修复工程,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这是昨日记者跟随市政协领导调研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情况时获悉的。太山龙泉寺,位于我市西南20公里的风峪沟北太山上,故又名太山寺,是晋阳古城宗教祭祀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太山龙泉寺文物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唐舍利塔、东坪新寺和望都阁的复建,总投资8408万元。目前,唐舍利塔复建工程已完成工程招标,施工合同也已签定,正在拆除临时设...
展现深厚历史文脉重现高贵文化价值 3月20日,全市文物局长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市今年将实施的文物保护八大工程。 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工程——继续对罗城北城墙、古城营小殿台、康培苗圃寺院遗址进行发掘。对现存西城墙豁口解剖发掘。完成晋源苗圃内探沟试掘。沿西城墙沿线,在已探明城墙豁口位置进行发掘,进一步了解不同时期城址的分布范围、平面布局和功能区划。 太原府城文物保护工程——继续抓好普光寺、...
省政府日前下发《关于公布我省大同云冈石窟等二十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通知》,对我省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规划保护工程。太原天龙山石窟和龙山石窟名列其中。 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从2009年开始,目前已公布四批。期间,2009年公布4处,2010年公布12处,2011年公布20处,2012年公布20处,共计56处。按照省政府要求,被列入其中的文物古迹需被相关市、县人民政...
昨日,记者从太原市文物局了解到,我市将对37处文物危房进行修缮保护。 坝陵北街9号民居为民国时期建筑,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464平方米,民居为四合院布局,坐东朝西,民居围墙上刻有动物、花卉等砖雕图案。民居的南房为二层砖木结构,柱间的雕花雀替,造型精美。因年久失修,南房墙体出现裂缝,房屋地基下沉,属于危房。 市文物局文物处工作人员介绍,我市的历史民居始建于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大部分集...
城坊西街的城隍庙、城坊东街的文殊寺……昨天,记者从杏花岭区获悉,该区又新增了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位于城坊西街,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文殊寺坐落在城防东街和东仓巷之间,建于清代。除这两处古建筑外,杏花岭区还有1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列为太原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分别是浑源会馆旧址、广晋煤炭旧址、同蒲铁路管理局旧址、牺盟会太原...
本报讯(记者任静芳通讯员肖成)“城隍庙”、“文殊寺”、“东马峪戏台”……市政府日前公布,109处不可移动文物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建筑占四成以上。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基础上,经过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专家审核、遴选,广泛征求意见,我市确定109处不可移动文物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批文保单位分布在我市十县(市、区),其中,古建筑占四成以上,有49处,古遗址2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
本报7月18日讯 日前,记者从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获悉,去年10月,晋阳古城遗址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并将于“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目前,《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工作规划》已于6月底制订完成,晋源区政府也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签订编制《晋阳古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协议,有望年底前出台。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常一民说,晋阳古城作为盛唐北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