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天主教于1620年传入山西 ,并于1876年传入朔县米昔马庄,即今天的新安庄。 新安庄位于朔州城区往南约十里处,是朔州境内第一个天主教大堂口。该教堂始建于1879年;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焚毁。现存教堂是1913年由意大利籍神甫(P.Antoniun.Eippizone)主持依地重建的,他认为这座圣堂将成为主教座堂。建筑庄严肃穆,工艺精美,在同朔地区独一无二。 1926年,...
江北天主教堂位于江北区中马街道外滩社区中马路2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代牧主教(法籍)苏兴建,名圣母七苦堂。1876年起为主教堂驻堂,增建主教公署,藏经楼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钟楼,现建筑面积4494.3平方米,分主教公署,本堂区,教堂,钟楼,修道院等。教堂建筑采用单钟塔形式,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其哥特式建筑风格,被誉为浙江省教堂之魁。1989年12月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
日前,江北天主教堂主体建筑修复工程阶段性验收会议在教堂工程部召开。教堂损毁建筑主体部分的修复工程初告段落。 会前,各部门与会人员对天主教堂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检查。会上,各部门负责人认真地听取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情况汇报。经过实地勘察并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天主教堂修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做法较为规范,施工监理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维修后的建筑基本保持原貌,工程符合国家文物...
近日,备受关注的江北区老外滩天主教堂主教堂修复工程进入阶段性全面验收。记者了解到,主教堂修复工程将在12月24日前完成过火的主体建筑及外立面施工,届时整个建筑的亮化工程也将完成,标志着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教堂主体修复告一段落。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主教堂的外立面、门窗、墙体的修缮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整个主教堂大体的结构维修完成,古朴厚重的历史风貌重新回到眼前。 去年7月28日凌晨零时48分许,老外滩旁...
宁波江北天主教堂塔钟于十九世纪末由法国人制造而成,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是整个教堂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2014年7月的火灾所致,该塔钟坠落受损。 近日,应江北天主教堂修缮工作小组邀请,市文保专家协同国内著名钟表行业专家、天文星座指针塔钟作者、陀飞轮行星时钟机构专利发明人王宗纲先生及其他业内专家对教堂钟楼和坠落塔钟进行了现场勘察调研。大家在纷纷表示惋惜的同时,也表达了...
距江北老外滩天主教堂失火已逾半年,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江北老外滩天主教堂修缮设计方案已获上级文物部门批复,主教堂修缮工作将于近期全面展开。 教堂2014年7月28日失火后,为把火灾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根据省、市文保专家意见,市、区两级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对存留未毁建筑进行抢救性除险加固,同时启动修缮前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014年8月4日,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修缮工程立项请示...
宁波老外滩天主教堂的火灾让很多人心痛,眼看周末台风有可能袭击浙江,这个刚刚遭受大火的教堂会不会再次受到创伤? 昨天,记者从宁波相关部门了解到,宁波老外滩天主教堂火灾现场除危加固保护工程正式开始。部分加固材料已开始送往现场,抢险加固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 宁波江北区文管所副所长杨军告诉记者,这个加固工作,是根据省文物局专家的意见决定的,并且开会进行了讨论,目前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让现...
宁波老外滩天主教堂起火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7月28日凌晨,位于江北区中马路2号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波老外滩天主教堂发生火灾。经现场侦察,火灾为教堂建筑群的1层砖木结构主教堂着火,本次事故实际过火面积约500平方米,无人员伤亡,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火灾频发是文物安全中“第一大险情” 水火无情,古城古镇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烧连营,危及文物建筑。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
7月28日凌晨0∶50左右,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天主教堂发生火灾。经过公安消防部门努力扑救,3∶15火势完全扑灭。此次火灾事故中无人员伤亡,经初步认定过火面积约500平方米。起火部位为教堂本体内部,火灾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记者获悉,国家文物局高度关注此次火灾事故,浙江省文物局已组织现场调查处理。 江北天主教堂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光绪二十五年增建钟楼,建筑面积为...
图为被盗教堂中摆放的精美古董烛台。 中国文物网8月29日编译报道:8月24日,美国密尔沃基警方称两名男子于8月19日非法闯入当地的圣安东尼(St.Anthony)天主教堂并实施了盗窃犯罪活动,偷走了总价值高达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9万元)的数件精美古董烛台,并随后将其作为废钢以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12元)的价格廉价售出。目前,这两名犯罪嫌疑人已分别于8月22日和23日被警方逮捕,案情正在进一...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是摸清当地文物现存状况的一次难得机遇。针对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制定了普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普查方案,着重对古文化遗址、近现代革命史迹的专项调查,加强对民间文物线索的收集。截止到11月6日,已调查了5个乡(镇),184个行政村。共发现古遗址41处,这些古遗址中,最早的是商代遗址,大多数为战国、汉代遗址。发现近代建筑1处,为民国十一年(1922)的天主教堂,...
日前,乐清市文物普查队在南塘镇南塘村普查时发现了一座建于晚清时期的天主教堂。教堂坐西朝东,占地151平方米,进深17.5米,呈规则的长方形,屋顶构造采取中国传统民居做法,硬山顶,进深五间,七架梁,内部梁架结构保持了晚清的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入西方建筑元素。教堂凳、礼拜凳、祷告台等宗教用品仍保存完整,教堂大门、窗户、神龛等在80年代初曾修改过。 根据教堂负责人陈春香所述,该教堂是由其太祖母拆资修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