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墓葬壁画,于公众而言,一直遮着神秘的面纱,大众鲜有机会看到它们的真面目,但恰恰是墓葬壁画,真实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信仰。今日,“另一个世界的想象——大同沙岭7号北魏墓葬与云冈石窟艺术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近10幅沙岭北魏墓壁画的真实摹制作品首次与公众见面,原本隐藏在墓葬中的壁画,通过考古技术与美术技艺的完美结合,被成功“克隆”出来。这是云冈石窟研究院抢救濒危消失...
目前四川地区唯一出土五代时期壁画 赵廷隐墓葬壁画修复完成 在成都博物馆“暄然名都会”展厅,20多尊婀娜多姿的女伎乐俑受到观众注目,她们出土于后蜀宋王赵廷隐墓。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在赵廷隐墓中,不仅仅有美轮美奂的女乐俑,还保留下了精美的仕女画。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获悉,经过两年多的精心修复,五代赵廷隐墓三块比较完整的壁画已经修复完毕,这是目前四川地区...
11月29日,“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汤彦俊 摄 11月29日,12组89件古代墓葬壁画珍品在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上“露出真容”,大部分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 当天,由上海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壁画艺术原作特别展览。展览遴选了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这两...
进入人流如织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从正门转个弯,便到了杨文宗所在的壁画保护部。他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能揭取古墓葬壁画,能修复出土青铜器;还曾作为我国首次赴海外修复流失中华文物专家组组长,完成修复昭陵石刻。 致力构建中国文物保护理念体系 1985年,22岁的杨文宗进入原陕西省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当时,文物修复讲究师徒传承,杨文宗跟着师傅跑腿、打下手,再到...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一幅宋代初期的墓葬壁画修复完成。磁县文物保护所创新使用“切割砖体”技法,历时1年半,成功提取还原了这幅反映北宋历史风貌的千年壁画,为研究古代墓葬壁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该壁画是宋初大将韩令坤墓葬壁画,2014年初在磁县磁州镇西来村一处道路施工现场被发现。壁画位于古墓的甬道东壁,为出行图。修复后的壁画长约2.1米,宽约1.8米。画中有7个人物,均戴官帽、腰带、手...
2014年初,在河北磁县磁州镇西来村西北溢泉北路施工现场取土过程中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墓葬,经考古发掘及相关考证确定该墓主人为北宋大将韩令坤。其中在甬道东壁发现一组精美壁画,长2.1米、高1.8米,共有男性人物七位,均为站立姿势,面朝南。壁画中的人物面部较为饱满、红润,均有胡须,表情较为严肃,手指较为纤细,着红色幞头、腰着白带、手持礼器。整幅画面格局新颖、线条流畅,是磁县难得一见的北宋初期墓葬壁画。 ...
【摘要】辽代墓葬壁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80多年的时间里,辽代墓葬的不断发掘为辽墓壁画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考古资料。目前发掘并存有壁画的辽代墓葬遗址已超过80多座,其中大部分遗址分布于我国北方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及其周边地区。大量存在的墓葬壁画为考古学者还原辽代时期契丹民族的生活习俗及丧葬形制提供了真实而宝贵的图像资料,同时也为深入研究辽代契丹民族的艺术风格及绘画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辽...
记者从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两座新近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整体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复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复。”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 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其中,西侧墓葬壁画面积为6平方米;东侧墓葬因有残缺,壁画面积...
山西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两座新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復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復。」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 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其中,西侧墓葬壁画面积为6平方公尺;东侧墓葬因有残缺,壁画面积为4平...
记者从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两座新近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整体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复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复。”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每幅壁画中间都用暗红色竖线隔开,上面绘有奏乐等内容,展示了墓主人...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是古代壁画精品,体现了北朝先民的生活情趣与精神境界,是反映北朝历史的重要实物。 壁画发掘出土后,由于种种若干原因,为有效保护珍贵的墓葬壁画,对其进行了揭取搬迁,实行异地保护。根据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和“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的原则,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揭取搬迁保护过程中,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揭取程序,成功完成了200余平立米壁画的揭取。 信息采集 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
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正式开放,8大展览共展出5000余件(套)文物精品。其中,《北朝壁画》展厅中1:1复制的壁画,丰富的内容与沧桑的历史感引起人们关注。 展览选取了5座墓葬壁画。由于条件所限,采用了以少量壁画原件与大面积摹本相结合的展示方式,除北齐高洋墓墓道东壁壁画采用了复原性临摹之外,东魏茹茹公主墓壁画、北齐高润墓壁画、高孝绪墓壁画以及元祜墓壁画都是以摹本、照片为依据的复制性临摹...
唐墓壁画,多发现于皇室贵族的高冢大墓中,绘于墓中的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的壁上。壁画内容大多表现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和美好的理想,表达着生者的情感和死后对另一个世界的期盼,洋溢着对生命、对自然的肯定和热爱,闪耀着大唐文化浓重的人文光彩。唐墓壁画所表现的内容广泛,既有自然界的山水花鸟、又有现实生活中的宫廷内苑、歌舞狩猎,还有人类精神世界中的四神天象,加之有墓志作为明确的年代标志,因此,是研究唐...
水泉梁北齐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水泉梁村西约1.5千米处,2008年5月由当地群众发现,经山西省文物局批示,2008年6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朔州市文物局与崇福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于当年8月完成了墓葬发掘、壁画揭取以及保护工作。 发掘保护的水泉梁壁画墓,共揭取壁画自然块62块,总面积约80平方米,是山西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