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焦家遗址出土的玉器 西汉陶击鼓俑。危山兵马俑坑出土 西汉鎏金青铜当卢 洛庄汉墓出土 清代《玉函山房辑佚书》木刻雕版 济南章丘是山东地区文化发展脉络最清晰的古文化中心之一。早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章丘先民们就在此繁衍生息,数千年来文明薪火相传,形成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乃至商周先秦文化、汉文化序列。走进章丘区博...
东京国立博物馆颜真卿特展前不久落幕,除了展出的举世瞩目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墨迹手卷外,其余展品同样精彩纷呈,尤其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的出现,可以说是本次大展所呈现的最后一道大餐,其在绘画史上的珍稀程度甚至与《祭侄文稿》不遑多让。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件作品是在“人间蒸发”八十多年之后的首度露面。澎湃新闻刊发的此文为现场观展手记。 北宋 李公麟 《五马图》展出现场 ...
2009年2月对墓室壁画进行检查 近日,盖蒂保护研究所(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完成了对埃及图坦卡蒙之墓的清理和修复工作。经过十年的努力,团队的工作人员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墓室东墙。右为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躺在雪橇上的神龛里,由五组十二个人拉着向前走。男人们头上戴着白色的哀悼带。最后一对是上埃及和下埃及的两位大臣,他们剃着光头,穿...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编写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5册)正式出版。 自2015年起,非遗中心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逐一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编撰完成《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这是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北京国家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书籍,涵括了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表现形态和文化价值,内容丰富详实,设计精心奇巧,兼具知识性、文献性...
2019年是紫禁城建成599年,2020年则是紫禁城的百岁诞辰。澎湃新闻从今天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发布会获悉,故宫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底的数十项展览中,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2020年5月,“韩熙载夜宴图——历代人物画作品展”将展出。据悉,故宫博物院藏有《挥扇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采薇图》、《萧翼赚兰亭图》等重要作品,该展览将以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系统梳理、展示中国历代人...
明年,紫禁城将迎来600岁诞辰纪念。故宫博物院4日透露,将推出数十项优质展览,展现六百岁紫禁城的魅力。 这些展览将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六宫、神武门等处展出,其中,备受追捧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则将于2020年再次与观众见面。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 ——《清明上河图》亮相,会否再引“故宫跑”? 在...
4400多年前,珠江三角洲和北江上游的先民如何交流互动?2000年前至100年前,白云山下的横枝岗埋葬了多少先民?1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如何带旺广州的陶瓷制造业?在2月28日举行的“2018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上,主办方通报的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广州市胸科医院综合楼汉六朝唐宋墓群、番禺唐代曾边窑遗址5个重要考古发现项目调查进展中可找到部分答案。 发掘面积7172平方米 广州...
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少有才名,早年在高邮从兄嫂学画。二十八岁中举后,清康熙帝知其善画,便召入内庭,命他从院派魁首蒋廷锡学画,以书画供奉内庭。但李鱓不满画院的摹古画风,拒绝画所规定的题材,主张画家要自立门户,因此被排挤出内庭。出内庭后,李鱓曾作《喜上眉稍图》说:“禁庭侍值,不画喜鹊,性爱梅花,心恶而流俗。”表现了他不同流俗的性格。后...
浅绛《浴马图》瓷板画,长42.5、宽34厘米。在柳阴花枝下,河塘岸边,静坐着一位精神矍铄、面目清瘦的老者,人物开相写实而古朴。浅水中站立的骏马,健壮而温顺。两名童子简笔勾勒,却生动而传神,一位童子手持水烟袋静心守候,另一辛勤劳作。画面删繁就简,主次分明,文人气息扑面而来。 纵观整件作品,里面涉及到四位人物。洋洋洒洒148字的长款中,虽然没有王少维的落款和印鉴,但行内一眼就会看出画作出自王廷佐...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珂罗版黄庭坚《李公麟〈五马图〉跋语》 东京国立博物院公布的《五马图》真迹局部 近日,正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大展吸引了不少中国书画爱好者特意前往。除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本次展览中还有一件80余年未曾露面、一度被认为毁于战火的中国国宝级画作——《五马图》引人注目。 被誉为“天下第一白描”的《五马图》究竟有何魅力?记者...
正月初一是岁、时、月、日的开始,所以又称“四始”。 遇此节日,像是又翻开一页全新篇章,不免叫人神清气爽。此时家中亲人终得团聚、故乡老友一呼百应,每个人都想要以最热闹、最喜悦的仪式来迎接它。 踏歌纳吉,是每逢重要节日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张议潮出行图之乐舞 莫高窟第156窟 晚唐 没错,就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那个“踏歌”。单人或多人合着歌曲节拍,渐渐踏...
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室历时近10年的修复工作1月31日正式完成。它将以更明亮、安全的面目重新接待游客。 根据修复后的设计,游客不能近距离接触墓室壁画。墓室内还安装了新的通风系统,确保每30分钟彻底交换墓室内外空气。 不过,修复工程没有去除墓室壁画上的棕色斑点。研究人员先前猜测这些斑点是霉菌,担心它们扩散并损毁壁画。后来分析显示,这些斑点确实源自微生物,只是这些微生物早已死亡,斑点在墓室...
“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开幕式现场。王鹏摄 31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衡水市委、衡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开幕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举行。据了解,这是衡水市首次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武强年画专题展,在这一国家重大文化平台展示衡水的民俗文化、传统艺术。 在开幕式上,武强县委书记侯桂宁介绍了武强年画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工作情况。衡...
由中国美术馆和黑龙江省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展于1月2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展出来自中国美术馆和黑龙江省美术馆的馆藏版画作品约200件。以“文明互鉴”为主题,分“多元图景”“卢浮拾珍”“复兴经典”“英伦视域”“浮世物语”五个部分,透析这些版画作品中所关注的人文主义和文化主题,通过艺术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唤,借鉴不同文明的经验,共创美好世界。 ...
古文《核舟记》曾记载:“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在重庆,70岁的微雕大师潘啟慧是现代版的“奇巧人”。每平方厘米能刻2万字,他在毫厘之间雕出大千世界…… 今年70岁的潘啟慧从上世纪80年代初研习微刻技艺,通过近40年研习,其微刻书画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他在长5.29厘米、宽0.24厘米的动物骨头上仿刻《清明上河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