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进入夏季,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工地全面提速,四个场馆雄姿初现。本报记者 王涛 摄
日前从国家海洋博物馆了解到,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众多的珍贵藏品中,《大清国台湾府海陆布防全图》因其重要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绘制内容,引起相关学者高度关注。查阅相关文献及收藏记录,该图存世仅见,弥足珍贵,是研究清代海防的重要资料。 国家海洋博物馆相关人士介绍,《大清国台湾府海陆布防全图》绘制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由福建总衙监制而成。轴卷总长1200厘米,图作长874厘米、宽44.5厘...
国家海洋博物馆馆藏清代单爪木锚,锚杆长4.2米,锚爪长2.78米,重约500公斤。品相完整,形制较为少见,如四道铁箍、铁冠帽等。锚杆、锚爪、铁箍上附着大量海洋浮游生物等的孢子、贝壳类幼虫酸性白色分泌物,说明该木锚为海船所用。 国家海洋博物馆收藏清代单爪木锚 锚,作为船停泊时所用的设备,有单爪、双爪和四爪之分。古代的锚是一块大石头,或是装满石头的篓筐,称为“碇”。碇石用绳...
如果将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外形比喻为飞跃入海的鱼,那么主体钢桁架结构就像鱼骨一样支撑起了各个馆内高大宽阔的“鱼腹”空间。新春来到,海博馆内部精装的“鱼骨”效果也初露真容。 “GRG”的中文全称叫做“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成型品”,是一种经特殊改良的石膏基装饰材料。生产时根据工程项目图纸转化成生产图,先做模具,再以流体预铸,可以定制出任意造型,而且质量轻、强度高,同时具有大量微孔结构,通过吸湿与释湿...
国家海洋博物馆用信息数字化呈现海洋魅力 数字博物馆是在新趋势下形成的产物,而藏品信息数字化是数字博物馆重要内容之一,是数字博物馆的搭建基础。国家海洋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是国家海洋博物馆2013年11月同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共同协作,基于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在筹建的工作实际与业务需求建成的;是以国家海洋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为核心,同时结合藏品的出入库、账务、科研、陈列展览等相关信息的管理,其中包含...
记者从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了解到,广东省佛山市市民赵灿辉先生日前向国家海洋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新石器时期的西樵山文化石器,丰富了海博馆的馆藏品,同时对西樵山文化的保护、研究与展示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悉,西樵山文化以1958年首先发现于南海县西樵山而得名,该遗址位于广东南海县宫山镇西樵山,是一种以渔猎、捕捞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同属我国江南地区百粤族分布区的“先粤文化”。我国历史时期南...
近日,全球BIM(建筑信息模型)大奖赛入围名单揭晓,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甘肃省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趣学智能舱”项目和国家海洋博物馆项目双双入围,成为唯一获得两项入围奖的国内设计单位。 全球BIM大奖赛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本届大赛专门委托美国第三方权威专业机构进行组织,评委是来自各国的业内专家。评选分为市政基础设施、建筑、施工三个大类。同时,特别设立了慈善类项目评选活动。据悉,在建筑界...
国家海洋博物馆自然标本征集工作获得重要线索,近日在山东海域发现的一头长约9.4米的鲸鲨正式入驻国家海洋博物馆,日前,这个大家伙运抵天津。 一头长约9.4米的鲸鲨正式入驻国家海洋博物馆 9月26日,渔民在山东海域发现一头死亡鲸鲨。获知该消息后,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迅速派人前往勘查。发现鲸鲨体型巨大,保存完整,表皮完好,随即以冰堆方式进行防腐保护。经协商,国家海洋博物馆决定...
记者昨日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家海洋博物馆馆藏一枚贝壳珍品——龙宫翁戎螺。这枚海洋贝类“活化石”,将于2017年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时与观众见面,届时市民可以相约来此一睹龙宫翁戎螺的风采。 据了解,人类对贝类的研究,始于2000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世人发现过一种金字塔形的美丽海螺化石,它的外形很像世人想象中的海龙王宫殿,便将它命名为“龙宫翁戎螺”,又...
记者昨日从天津生态城了解到,中新生态城国家海洋博物馆主体结构验收会日前举行。在中新生态城建设管理中心的监督下,国家海洋博物馆主体结构顺利通过验收。按照计划,国家海洋博物馆将于今年年底建成,2017年5月试运行。 按照验收程序,经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自检,专家组对观感、实测和资料三个方面现场验收等程序,各项工作成果和数据符合设计标准及国家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各专家与各参验单位一致确认本次主体结...
图为《大清国台湾府海陆布防图》,绘制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它的历史价值远远超过它的艺术价值,是一件重要的有关清代台湾的军事布防和历史资料。 来自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消息,国家海洋博物馆预计2017年7月开馆试运行,展品征集的工作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博物馆仍然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自然标本及人文类展藏品。 据悉,自4月底“国家海洋博物馆自然类标本征集公告”发布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
筹建中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域,总投资逾2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5公顷,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面展示海洋自然和人文历史,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海洋文化交流平台和海洋标志性文化设施。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是提高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成就的重...
日前,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深入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现场,查看博物馆土建、外檐建设进展情况,并主持召开推动会。市建委、市海洋局、市规划局、滨海新区政府、中新生态城管委会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尹海林指出,国家海洋博物馆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基本完成,各参建单位要再接再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好后续建设任务。 尹海林强调,要全力推进博物馆主体工程建设,统筹考虑工程结构和展陈施工,优化各...
近日,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主体钢结构基本完工,“鱼跃”外观初现雏形。国家海洋博物馆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域,总投资逾20亿元,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底全部建成,2017年5月开馆试运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