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2日,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库区明朝马湖古城建设异地复建项目在四川宜宾屏山县正式启动,预计18个月后,向家坝库区积淀了岁月痕迹的古城文物将重见天日。 据悉,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前,启动了库区文物抢救与保护工程,也是当时四川省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基本建设文物保护项目。在发掘、抢救和保护地下古文物的同时,为了避免沿线古建筑等地上文物全部消失,相关部门决定对古城、古庙宇、古民居等古建筑进行拆分,将古建筑...
向家坝库区明朝马湖古城建设异地复建项目在四川宜宾屏山县正式启动,项目位于屏山县书楼镇天宝山。王宇摄 文物管理库房内施工人员正在抓紧施工。王宇摄 22日,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库区明朝马湖古城建设异地复建项目在四川宜宾屏山县正式启动,预计18个月后,向家坝库区积淀了岁月痕迹的古城文物将重见天日。 据悉,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前,启动了库区文物抢救与保护工程,也是当时四川省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基本...
资料图:“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的展厅入口。 今年8月下旬, “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在宜宾市图书馆举行。展览展出的文物,时代跨越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均是从向家坝库区出土的3万余件文物标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或代表性器物。 它们已在宜宾市屏山县的峻岭峡谷中,枕靠金沙江的滚滚洪流,静静沉睡数千年。经由一场抢救性考古发掘,出现在世人面前,并...
22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宜宾市博物院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联合举办“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开放仪式,标志着中国向家坝水电站库区长达20多年的文物抢救与保护首次与广大世人见面,同时将宜宾的历史上溯了3000年。 据了解,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工程,是迄今为止四川省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基本建设文物保护项目。该工程分为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和地面文...
17日,《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库区考古大发现漫谈》讲座举行。(记者 杨晓川 摄) 为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8月17日,《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系列活动之公益专家讲座第一期在酒都剧场多功能厅开讲。 本次讲座主题为《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库区考古大发现漫谈》。考古,不是空洞的高谈阔论,是一门以实物考证和研究为基础的严谨学科。讲座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该石棺虽历时上千年,但画像内容依旧清晰可辨,体量巨大、造型独特、画像布满全身,是汉代雕刻造型艺术之精品,极具观赏性。 8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宜宾市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该展览将于8月23日在宜宾市图书馆免费开放。此次考古历时20年,共挖掘文物3万余件,将川南历史上溯3000年。 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向家坝库区文...
骆家沟遗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六组,分布于金沙江北岸的一、二、三、四级台地。 2011年调查发现,并于2011年12月进行试掘,确定为一处汉代遗址。该遗址的堆积较厚,分布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核心区域约为10000平方米。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于2012年3月中旬开始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截止2012年8月10日,已完成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共清理汉代陶窑11座、房址6座...
四川或存巴蜀以外古文化系 四川向家坝库区考古自2009年开始以来,发掘过程中不断取得新发现。记者近日获悉,在位于屏山县新市镇的龙秧遗址西北部,近期出土了东周时期遗存,从中发现原始土著渔猎人类聚落生活遗迹及大量文物,历史认识时间被再度推前。 龙秧遗址出土文物丰富 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2011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屏山县新市镇人民政府对龙秧遗址进行...
沙坝墓地位于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沙坝村三组,中心地理坐标北纬28°38′24.8″,东经104°17′12.1″,海拔305米。该墓地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北岸一、二、三、四级台地,分布面积约20000平方米。 2007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对库区文物点进行复核时发现。2010年6月至10月开始进行发掘,发掘面积305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期房址3座,灰坑28个。清理战国晚...
沙坝墓地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沙坝村三组,中心地理坐标北纬28°38′24.8″,东经104°17′12.1″,海拔305米。该墓地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北岸一、二、三、四级台地,分布面积约20000平方米。2007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对库区文物点进行复核时发现该墓地。2010年6月至10月开始进行发掘,发掘面积305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期房址3座,灰坑28个。...
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网站 中新网9月13日电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四川向家坝库区石柱地墓地日前发现大面积早期文化遗存。 据介绍,2010年5~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屏山县楼东乡的石柱地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已圆满结束。除汉代土坑墓、砖室墓、石室墓40余座外,还发现有大面积的新石器—商周时期文化层堆积,对于研究蜀文化南迁、金沙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及源流意义重大。 本次发掘前期钻探面积约1...
向家坝库区考古发掘再现重大收获。2010年5~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屏山县楼东乡的石柱地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已圆满结束。除汉代土坑墓、砖室墓、石室墓40余座外,还发现有大面积的新石器—商周时期文化层堆积,对于研究蜀文化南迁、金沙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及源流意义重大。本次发掘前期钻探面积约10万平方米,实际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共清理各时期遗迹近90个,其中西汉早期至东汉晚期墓葬16座,其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