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神山、圣湖、土林、古格……这是西藏以西的阿里,无数人眼中的神秘与美丽所在。茫茫旷野、寂静苍穹,那些远在远方的风、那些埋藏千年的土,那些秘境里的过往随着考古的发现逐渐揭开面纱,西藏西部地区史前文明的面貌也逐渐被“勾勒”。 今年7月,为了进一步搞清楚青藏高原的古代历史,国家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全国考古专家,实施了有史以来西藏最大规模的联合考古。日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皮央东嘎遗址...
石家河遗址 在刚刚评选出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考古项目的代表成功入围。评审专家认为,近年来石家河发掘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使人们对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有了新的认识。作为距今5000年至4000年千余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最高文明代表,它的各种新探索、新发现对于中华文明探源的意义不言而喻。 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已经陆续进行了60多年。...
资料图 最近,一则有关中国文字博物馆斥巨资,以“破译单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的天价悬赏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据称,这批需要释读的疑难甲骨文,总量近3500字。换言之,这次中国文字博物馆悬赏破译甲骨文的奖励基金,将达到3.5亿元人民币。这也说明甲骨文的破译工作绝非轻而易举。 据中国文字博物馆研究中心的统计,全世界目前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不到5000字,但真正被释读出来的字数仅在1500-20...
9月3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带领省专家组一行5人,到泸溪县浦市古镇考察指导“下湾遗址”发掘工作。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座谈的形式,对“下湾遗址”的继续发掘,未来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指导。 当天,专家组首先实地考察了遗址发掘现场,随后来到陈列室参观了相关出土文物。现场地层的完整延续性和出土文物的丰富种类引发了专家组专家们的阵阵感叹,一致认为“下湾遗址”蕴含丰富,考古价值极大,是...
我国史前文明水洞沟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近日启动,由宁夏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旧石器专家组成的发掘团队近日入驻宁夏水洞沟,进行为期40天的考古发掘。 据了解,本次考古发掘是水洞沟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的第三个年度工作,主要以水洞沟遗址2号地点为中心展开,扩大原有探方面积的发掘,以取得更多不同文化内涵的年代序列、沉积物及沉积条件、遗迹现象异同等方面的证据,...
经过近一年的野外考古工作,在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中又有了新发现,省考古所专家近日表示,“这次重新挖开,获得了一些新发现。辨识出了岳石文化时期的一个比较大的夯土基址,和一个纵贯城南北的干道。” 发掘和保护史前古城遗址,是城子崖遗址考古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一处新体验互动区的规划设计,也为人们认识了解史前文明提供了新途径。 遗址发现新台基 从2010年开始,省考古所的专家们对...
图为展出的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神人组合体。 图为展出的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C形龙。 3日,中观博古史前文化博物馆在河南漯河开馆。这家由闽商漯河商会投资兴建的中观博古史前文化博物馆,面积960平方米,数百件文物展示了自远古时代化石、旧石器时代石器、新石器时代石器及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中国史前文明。 记者在开馆现场了解到,该馆是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的一家开放性、公益性的非盈利场馆,填补了河南...
记者近日从宁夏水洞沟景区了解到,6、7两月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考古所专家,对我国著名的史前文明遗址水洞沟遗址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 宁夏水洞沟遗址距银川市19公里,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最具...
日前,考古界对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桥山遗址开启又一轮大规模探方发掘海南岛所显现的“南岛语族”特征被纳入国际视野,复原文物被证实有“独特面貌”—— 新闻点击: 海南史前文明发掘注入国家力量 一场探寻海南史前文明和谱系渊源的合作,掀开又一轮序幕。 2014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海南省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开展海南考古研究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共同进行为期4年的海南考古学文化研究。...
大新庄是江苏宿迁市泗洪县的一个小村庄,在村子西南方向约500米处,沉睡着一个8000多年前的环壕聚落——顺山集遗址。这个原始聚落总面积近17.5万平方米,目前只发掘了2500平方米左右。专家们证实,8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们已过上定居生活,该遗址也是目前江苏境内最早的史前文明遗址,足足将江苏文明史至少推前1600年至1800年。 遗址年代是如何确认的 正值初冬,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顺山集遗址...
众所周知,人造心脏是近些年才制造成功的,可令人惊奇的是,一具被发掘出来的史前穴居人尸骸,竟然在他的胸膛内发现移植了一颗构造精密、由多件金属配件组合而成的人造心脏。 这具史前穴居人的尸骸是一队考古队在非洲突尼西亚北部一处偏僻森林内进行研究工作时偶然发现的。根据碳14鉴定,证明这位穴居人死了至少有5万年以上。 考古队长梅沙·夏维博士说:“那尸体早已腐化,但他体内的人造心脏仍然...
众所周知,人造心脏是近些年才制造成功的,可令人惊奇的是,一具被发掘出来的史前穴居人尸骸,竟然在他的胸膛内发现移植了一颗构造精密、由多件金属配件组合而成的人造心脏。这具史前穴居人的尸骸是一队考古队在非洲突尼西亚北部一处偏僻森林内进行研究工作时偶然发现的。根据碳14鉴定,证明这位穴居人死了至少有5万年以上。考古队长梅沙·夏维博士说:“那尸体早已腐化,但他体内的人造心脏仍然十分完好,看来稍加修理便可再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