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台北市两岸文教商贸协会1日在台北举办“喜迎大佛 情牵两岸”活动,宣布流落台湾多年的两尊明代彩色泥塑菩萨开启“回家”之旅,预计5月底或6月初回到大陆。 这两尊泥塑菩萨属于山西省平遥县清凉寺,山西省文物局曾于2013年委派两位文物专家,对存放于台湾苗栗的文物进行现场鉴定,确认这两尊泥塑菩萨为清凉寺的胁侍菩萨原物,年代为明朝早期,一尊身高2.98米、一尊身高2.91米。 台北市两岸文教商贸协...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年在北部院区推出了“看画·读画——历代名迹选萃”展览,展出了历代名家的数十件书画作品。 中国绘画的发展就如一部精彩的交响乐章,借着人物、花鸟、山水等画科中的典范风格,组成几项重要主题,并在历史脉络中加以变奏。 宋人绘《宋哲宗坐像》轴 明人绘《明熹宗坐像》轴 人物画的典范在六朝至唐代(222—907)间,经由顾恺之与吴道子等人逐步奠定。山水...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明天(16日)将在日本展出,出借该国宝的台北故宫博物院15日下午接受观察者网采访,否认有关出借过程不合规的质疑,并告知了参观者需要遵守的要求。 该院新闻部门还称,当时台北故宫内部对出借一事并无争议,并强调展出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在硬件、文物保存环境和展览展示规划上,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博物馆,押运、布展工作则由台湾方面负责。 在此之前,有人认为这属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元旦开始同时推出“看画·读画:历代名迹选萃”、“笔墨见真章:历代书法选萃”、“来禽图:翎毛与花果的和谐奏鸣”、“受赠名品展:广东绘画选萃”四展。 记者获悉其中“看画·读画:历代名迹选萃”展与“笔墨见真章:历代书法选萃”展甄选了唐宋元明清的绘画珍本25件(套)、书法名迹16件(套)。从难得一见的宋哲宗肖像等代表宋、明两代皇家威严的帝王肖像画到描绘唐宋以来民间生活的渔家耕织写照;从...
明代仿古玉龙凤纹佩 明代南方窑紫砂月白釉凤尾瓶 “这个青花瓷上面有龙形图案,您可以摸一摸。摸完了如果再听语音讲解,可能对这件文物的了解就更深刻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讲解员的解说及触摸式介绍后,视觉障碍参观者点了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触摸文物 说起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家都会对这里的人性化服务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赞不绝口。比如轮椅族可乘坐轮椅看文物,听障人士有手语翻译导览...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一角(新华社) 新媒称,台北故宫北院有关闭三年整修的计划,旅游界认为将严重冲击观光市场。事实上台北故宫游客已逐年减少,从2015年428.9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344.2万人,这也造成故宫商品库存大量累积。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13日报道,据台当局相关机构指出,文物仿制品销量偏低、书籍存量更高达33万本,要求台北故宫文物基金检讨。 报道称,该机构指出,虽然...
《唐人宫乐图》局部,日本二玄社仿制 界首博物馆供图 由安徽阜阳、界首两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岸芷汀兰——台北故宫经典书画复本展”8日在第三届阜阳文博会亮相。 崔白《双喜图》局部,日本二玄社仿制 界首博物馆供图 此次展出的台北故宫经典书画复本作品近100幅,包括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类题材,涉及唐、宋、元、明、清各个主流画派作家及书法家的精笔佳作。诸如唐人《宫乐图》、宋代米...
[五代]赵喦《八达游春图》轴,纵161厘米,横103厘米,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五代后梁赵喦所绘的《八达游春图》,纵161厘米,横103厘米,绢本设色,人物、马匹、山石、树木以及栏杆的刻画精到,线条优美细致,设色浓艳,从中可窥得五代人物、鞍马画的面貌。 赵喦,名霖,后改为喦,陈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阳县),生卒年不详,唐末忠武军节度使赵犨的次子。开平初年,授驸马...
战国至汉代,是玉器史上独树一帜的错觉艺术时代,制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种龙兽造型,它们的形体虽然静止不动,却能创造出动态的错觉。这种变化莫测的身形,使视觉如同处于现实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惊讶。本展览定名为“实幻之间”,即试图透过视觉的变化,探讨玉器创作的技巧,以及观看者为何会产生错觉的视觉原因。 此次展览共展出战国至汉代精选玉器212件,其中清宫旧藏有114件,新入藏者为98件,展品件件具代...
最近这张网络上刷爆的图,大家想知道它现藏哪里吗?这幅作品是宋朝宋仁宗皇后坐像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0月4日起,台北故宫推出“国宝再现——书画菁华特展”,展出26件精品文物,自东晋横跨至元代,兼具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此幅作品就是其中一幅。 台北故宫典藏的书画分为“国宝”、“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种等级,此次展出的“国宝”精品包括13幅“限展”书画。为保护脆弱文物,单幅书画每次只能展...
10月4日起,台北故宫推出“国宝再现——书画菁华特展”,展出26件精品文物。 此次展览作品自东晋横跨至元代,兼具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展品包括13幅“限展”书画,为保护脆弱文物,单幅书画每次只能展出42天,因此将分两期陈列。 第一期展出的六件“限展国宝”,包括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唐阎立本画《萧翼赚兰亭图》、宋萧照画《山腰楼观图》、宋夏珪《溪山清远图》、宋陈居中《文姬归汉图》和元赵...
台北故宫一向是陆客游台湾必去景点,但数据显示,近两年参观台北故宫的陆客越来越少。据香港中评社20日报道,在马英九执政的2015年,参观台北故宫的人数为529万人次,2016年衰减到466万人次,去年更减至443万人次。其中主要是因为大陆观光客减少,2015年参观台北故宫的陆客有310万人次,2016年减至230万人次,2017年只剩下142万人次,3年来前后相差168万人次。如果依照目前的统计数字...
东晋 王羲之 远宦帖 纵24.8厘米,横21.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精于各体法书,后世尊为书圣。 此帖亦称〈省别帖〉,为双钩廓填本,製作时先以墨线勾勒轮廓后加以填墨,是古代法书複製的方式之一。卷上有宋徽宗瘦金书签题及内府印记,亦有金章宗‘群玉中秘’、‘明昌御览’印及元、明、清代诸多的收藏印。此为羲之写予益州刺史周抚(293-365)的书信,传世唐《十七帖...
蓬莱仙岛与昆仑神山是传说中的两大仙境乐园,《史记》记载,战国时期君王遣人探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而昆仑山则是《山海经》所描述的神域。两地皆居住着仙圣,并有丰富物产及神异动植物。六朝至唐代时期,随着道教盛行,道士们逐渐将地图上的真实名山仙道化,形成洞天福地之说,使得仙境更具现实性。名山洞府对于追求仙道的人而言,不仅是采药、炼丹、修行的地方,更是遇仙、升仙的媒介。 明谢时臣《四皓图》...
龙舟健儿奋力拼搏冲过终点。(摄影:葛凤章) 6月23日,台北市基隆河上,来自两岸4座城市的11支龙舟队展开激烈角逐。这是两岸城市龙舟文化交流赛继去年在上海举办首届之后,移师台北举办的第二届赛事。 比赛由水岸台北端午嘉年华筹备处、新北市体育总会、上海市龙舟协会、南京市龙舟运动协会联合主办。来自台北、新北、上海、南京的11支龙舟队、300多名水上健儿参加了比赛。 本次的竞赛项目为公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