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浙水温柔窈窕,却也有粗犷的存在。 在西起钱塘江古渡口西兴,经绍兴、上虞等地向东入海的浙东运河上,卧浮着绵延数百里的浙东运河古纤道,如今,保存完好的尚有数十里。 古纤道是传奇的存在。在古水运建筑设施中,它独一无二,应纤夫拉船而生,顺着运河,时而一面临水、依岸而建,时而两面临水、破水砌筑。 在浙东运河古纤道中,横穿绍兴境内的钱清板桥至上谢桥一段保存最为完整。 眼前,绍兴阮社段运...
穿过迎恩门、漫步古纤道,来到浙东运河绍兴段中的“运河园”,你会看到这里的石板路、桥、亭子,都烙着绍兴的历史印记。2500年前,越王勾践修凿“山阴古水道”,形成了最原始的浙东大运河绍兴段。 那么,随着绍兴运河文化带规划和建设的推进,在有着浓重越文化元素的“运河园”内,是否能够打造出一个与运河文化相配的博物馆集群呢? 运河之水 流淌文化之路 浙东运河是有历史记载...
7月4日,余杭区文广新局邀请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等单位专家,会同建设、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组成验收组,对雷家桥古纤道、陶村桥、应龙桥等三处文物保护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专家组对各工程现场进行实地了踏勘,听取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经过评审,认为工程修缮总体质量较好,整个维修过程遵守了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意三处文物保护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雷家桥...
游客漏佳佳高兴地和她的同事在古纤道上拍摄照片,不过她没留意,她身后的古纤道的标志碑刚刚“伤愈”。世界文化遗产点柯桥古纤道边的碑石屡遭人破坏令许多游客感到愤怒。“太缺德了!没有素质!”有人生气地在网上发帖骂道。 昨天上午,记者在柯桥古纤道采访,看到104国道行义桥附近古纤道入口处旁的亭子里,鲜红的“古纤道”3个大字的石碑已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石碑的底座。另一个古纤道上的标志碑浙东运河柯桥段(原...
昨天17:13,新浪网友@落枫雨 发微博:上塘河里的古纤道又露出来了,据说有上千年历史,这是杭州古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希望能够好好保护起来! 昨天,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塘河是大运河首批申遗的点段之一,打小生活在上塘河边的倪师傅打趣地道:“看来,这两天浮出水面的‘千年古纤道’,就是大运河的微笑呀!” 昨天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拱墅区的衣锦桥,倪师傅说的“千年古纤道”位于...
2月2日,绍兴市文物管理局召开了浙东古运河皋埠段古纤道维修方案协调会,省文物局专家组、绍兴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葛波儿、文物博物馆处和绍兴市河道综合整治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皋埠段古纤道维修方案设计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协调会。 浙东古运河自2008年起纳入大运河申遗范围,按照全国申遗计划,绍兴要在2012年6月前接受国家文物局组织的运河遗产点段的现场踏勘考察,2013年将完成所有遗产点段保护整治工作,接受...
2月1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有关专家一行专程考察了吴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运河古纤道。运河古纤道始筑于唐元和五年(810年),元至正六年至七年(1346-1347年)复以巨石重筑(全部为青石),总长九里,称“至正石塘”,又名“九里石塘”,计长1500米。1995年4月,运河古纤道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遗产点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运河古纤道现为京杭大运河苏...
近日,首批江苏省大运河沿线重点文物保护抢救工程——吴江运河古纤道维修保护工程举行开工典礼。苏州市文物局、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市文广新局、吴江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了典礼。吴江市政府周志芳副市长出席典礼并讲话。运河古纤道旧称“九里石塘”,位于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始建于唐代。现巨型青石驳岸为元代遗存,全长约1500米,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1995年,运河古...
湖南沅陵县文物普查人员日前在沅江五强溪镇夸父山村的河边陡峭山壁上发现了一条建于明朝时期,残长约2公里,宽0.6米-1米的“寡妇链”古纤道。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明令禁止在古纤道所在的石山上挖山取石。 全长1033公里的沅江是长江第三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云雾山鸡冠岭,流经贵州、湖南两省,注入洞庭湖,水量丰富的沅江从古至今就是沟通我国中西部的重要航道。 沅...
在杭州市钱江经济开发区塘南办事处姚家埭村造桥港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横亘着一条长约70米,宽2.2米的古纤道。据了解,这是京杭大运河余杭段目前保存较好的唯一一条古纤道。 雷家桥古纤道整体呈东西向,与京杭大运河平行,是由杭州市余杭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调查发现的。据统计,历经一年半的地毯式普查,共发现京杭大运河余杭段及沿线不可移动文物525处,其中新发现358处。 杭州市余杭区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