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丽水市莲都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豪一行专题调研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现场考察了碧湖镇沙岸村、魏村等窑址以及市级文保单位下南山古村落。区府办、区发改局、区文广新体局、区旅委、区旅投公司等单位领导参加了调研。 沙岸村历为缸、钵类产品生产地,民国期间还建有缸行,专营缸类产品。现存的碧湖陶瓷厂建于1954年,由丽水县二轻局牵头组建,因无销路窑厂已倒闭,如今荒废,九十年代改为股份制。目前龙窑保存完好,窑...
近期,醴陵窑管理所考古业务人员在醴陵窑遗址区新发现一处古窑址堆积,通过现场采集瓷器标本初步确定为五代时期古窑址。为进一步了解该古窑址的文化面貌和加强古窑址的保护,2018年4-7月,株洲市文物局、市博物馆、醴陵市文物局、醴陵窑管理所联合对该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通过调勘发现古窑址1座,依地名命名为毛家岭窑址,该窑为龙窑,残长7.2米,窑头和窑尾已被破坏,窑壁残断不全,该窑址大体朝南依山势而...
“我一直梦想着来到中国,感受东方古老文明,探寻陶瓷艺术之根。”踏进景德镇古窑景区,来自荷兰代尔夫特市皇家陶瓷工厂的陶艺师雨果兴奋不已。 苍翠欲滴的林荫小路,高耸入云的窑炉烟囱,幽扬悦耳的瓷乐雅韵,传承千年的制瓷技艺,让前来“朝圣”、“寻根”的雨果流连忘返。轻抚百年历史的古窑建筑,他难掩心中激动:“我终于踏上了祖先400年前到过的土地!我的家乡能成为著名的欧洲陶瓷城,这一切都受惠于明代景德镇的...
近日,醴陵窑管理所考古人员在醴陵窑遗址区发现一处古窑址堆积,通过现场采集瓷器标本,初步确定为五代时期古窑址,依地名命名为“毛家岭窑址”。该窑址的确认,将醴陵窑烧造瓷器的历史由宋元时期推前至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据悉,这是株洲地区发现的首座五代时期瓷窑。 ▲ 毛家岭五代时期古窑址 在现场可以看到,该窑为龙窑,大体朝南依山势而建,窑头和窑尾均已破坏,残长7.2米,窑壁残断不全...
“汪家埔宋代古窑遗址保护已列入县重点工作盘子,我们已两次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保护规划,相关工作正在推进。”10月25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召开的乡镇工作会议上,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孙元玲就该县政协委员提出的古窑遗址保护的问题作出回应。 这缘起于建宁县政协的一份社情民意信息。今年7月,县政协陈炳富委员等针对该县汪家埔古窑遗址长期荒废,遭受破坏的情况,在现场勘察后撰写了“汪家埔宋代古窑遗址面...
史一墨(左二)携羊舞岭窑首次亮相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受访者供图 10月31日,“跨越千年历史的羊舞岭窑是湖湘工艺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它能够重燃窑火,烧出更灿烂的文明。”湖南益阳羊舞岭窑非遗传承人史一墨说,希望有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个曾在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的文明。 近日,羊舞岭窑凭借厚重的制瓷历史和与瓷都一脉相承的陶瓷文化,首次亮相一年一度的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位于十...
山西艺术名家在孟家井村创作瓷绘。胡健摄 10月17日,山西省首届瓷上花鸟画艺术创作活动在创烧于宋代的太原孟家井古窑址举行,在为期4天的创作活动中,共有来自山西省内60余位画家在此创作,为孟家井陶瓷文化村的建设“打头阵”。 根据史料记载,孟家井窑创烧于宋代,元、明为其鼎盛期,至清代产量减少,民国仍在烧制。据《永乐大典》记载,“瓷窑在榆次北六十里孟家井。按《晋阳志》云,窑五十座。” ...
文保碑旁的建筑已停止施工 福州晋安区宦溪镇硋(i)石由(yu)“宦溪窑址”的文保碑旁,因一座两层小楼的施工,千年的古窑址疑似遭到破坏。此事经海都报道后,引起文物部门的重视。日前,海都记者再次探访窑址,发现相关的建筑已停止一切施工。文物部门表示,福州市文物局将派遣考古队进场查看,并划出窑址的核心区域,保护窑址。 保护范围未明确 村民可能破坏到文物 4月25日下午,海都记者再次来到硋...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上虞是越窑青瓷的故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查明商代至北宋的古窑址有近400处。散落在林间沟壑的片片残瓷,见证了先民用火与土焙烧出的辉煌历史。而守护着它们的近百名业余文保员,也默默奉献四十余载。3月13日,记者来到上虞上浦镇,听村落中的业余文保员,讲述他们的故事。 一个镇近300处古窑址 30余位文保员精心呵护 从上虞城区转了三次车,来到依山傍水...
“当中国的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中国陶瓷依然灿灿生辉。”一位古陶瓷学家曾如是说。历经千年的时光淬炼,德化陶瓷依然传唱着“中国白”窑火兴盛的歌谣。 随着“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海丝”申遗路上迈出一大步,沉寂千年的“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古窑址逐渐重回人们的视线,散发迷人的光芒。23日,中新社记者实地走访了曾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考察点的德化梅岭古窑遗址。...
2015年年底,永春县介福乡苦寨坑发现9条原始青瓷龙窑遗迹、出土大量原始瓷标本轰动一时。今年11月,考古工作人员进一步发掘。 “我们从窑炉火膛底部,采集了十几处碳粒标本送往专业机构进行碳14年代测定,测出该窑址年代在公元前1400多年至公元前1700多年,即距今3400-3700多年的夏朝中后期到商代中期。”泉州市博物馆、苦寨坑原始瓷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张红兴说,经过一年来的考古发掘、整理...
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协会会员、山西省陶瓷协会理事李增平,1959年出生于怀仁县吴家窑一个陶瓷世家,祖爷爷那一辈家里就有烧瓷的窑炉和雇工。1978年李增平追随父亲成为吴家窑陶瓷厂的技术工人,1982年进修于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回厂后经多年历练技术日臻成熟。2006年李增平创建了自己的陶艺工作室,一边为客户制作陶瓷酒瓶作为经济支撑,一边专攻窑变釉研究。 李增平大半...
昨日,在胶东国际机场原胶州胶东街道周王庄村工地考古遗址内,考古人员对现场汉代窑址准备实施发掘,这对于研究汉代先人烧窑制砖术和研究汉代人生活状态都有着重要意义。 2000多年窑址即将被发掘 昨天,在胶东国际机场工地考古遗址内,考古人员对于前期发掘出的几座汉代墓葬仍在紧张清理中,其中一处墓葬内一名考古人员正在测绘墓葬构造、尸骨和陪葬品排列。 “每处墓葬虽然时期相同,但内部构造会有所...
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与大栅栏琉璃厂非遗服务中心联合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部级课题,启动“老窑瓷中国行-山西之旅”——山西省古窑址调研工作。2016年7月19日,课题调研第五站:山西介休窑。 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与大栅栏琉璃厂非遗服务中心联合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部级课题,启动“老窑瓷中国行-山西之旅”——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