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5日,65方精美古砚亮相上海鲁迅纪念馆。王笈摄 “翰池墨海——松江博物馆藏古砚精粹展”15日起亮相上海鲁迅纪念馆。年代上至西汉、下迄民国的65方精美古砚在此集中展出,将中国砚文化的艺术与历史娓娓道来。 “翰池墨海——松江博物馆藏古砚精粹展”。王笈 摄 “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发端于远古时代的研磨器,因材质坚固、能传百世而不朽,受历代文人珍爱与收藏。自汉以来,能工巧...
人们常将“笔墨”连在一起说,一来是因为同为书写工具,二来是作为文章、文笔的代称。既然上次写了笔,这次就来说说墨。在古代,墨与砚台也是不能分家的,墨石要在砚台上研磨之后化出墨汁来,才能染笔书写。没有砚,墨也无法起到作用。小时候学书法时,家里大人曾买过不少砚台和墨块,这和我们现在常用的钢笔及墨水完全不属同一体系。尽管我们如今通常不再用毛笔砚墨来书写,而是更多将它们视为书法艺术的一部分来装点生活,但也依...
古砚收藏,是中国文房收藏的一个大项,今天收藏古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和要求的实际行动,是一项承前启后、光大中华文化、接续古老技艺、弘扬大匠精神、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工作,是具有文化含量和社会正能量的收藏,有的人讲“俗人送酒,恶人送钱,雅人送茶,贤人送砚”,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与砚的交往是文雅友好的事情,因此,长期以来藏砚被人们冠之为雅藏,是被社会羡慕和推崇的一项收藏活...
第三届中国清河古砚论坛现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要求,2017年6月10日至11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河北省清河县政协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清河古砚论坛”在河北省清河县举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名誉会长刘红军,名誉副会长许世宽,常务副会长张国兴、刘克唐、金彤,副会长火来胜、黄海涛、张得一,专委会委员华慈祥、陈国源;清河县人大...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所珍重,因为它附带了大量的艺术元素和历史信息。”天津艺术博物馆研究员蔡鸿茹7日对记者说。当日,中国第二届古砚论坛交流会在河北省清河县举办,会上集中展出了800多方古砚,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福建、河南等地的100多名古砚收藏爱好者,在这砚海中展开交流,品读历史。 砚台是中国古代用来研墨的文房用具,与笔、墨、纸并称为“文房四宝”。当日展出的8...
清道光二年梁振馨刻阮元铭端石巧雕砚 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 有一件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成交了548.8万元,创造了文人砚的纪录。 清代砚材取用、造型、纹饰、雕琢工艺、题铭等达到制砚的高峰。端砚的造型仿古、仿动植物、几何形、随形等。纹样题材也更加广博,雕琢技法以阴、阳线刻与浅浮雕为主,掺以局部的镂空雕,展现出生动、精致的风格。文人题铭砚在清代发展到极...
古砚自秦汉称“研”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砚史》记载,自秦至唐,可制砚的材质多达三十几种,单以石砚来说,砚材达两百多种。除石质砚外,还包括了陶砚、澄泥砚、瓷砚、竹木砚、玉石砚、漆砂砚等,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有的砚虽然比石砚出现得早,但使用起来始终不如石砚研墨的效果好。不过,作为石砚的姊妹砚种,它们同是中国砚文化国粹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一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为了让读者了解古代砚雕艺术...
什么样的古砚最有收藏价值?砚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古砚的收藏价值受各种因素影响。 那么,什么样的古砚最有收藏价值呢? 虽然目前不能做出肯定,但从目前市场及拍卖行情来看,最有收藏价值的古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年代确切,质地优良,存世量稀少,在艺术上和雕刻工艺上(包括少见的雕刻纹饰)有特色或有主要的研究价值的古砚; 二、有确切出土地点或收藏的来历和记...
“肉身坐佛”宋代章公祖师,被盗卖至海外引发国人牵挂。长沙的收藏家莫俊海也在为一块流失东瀛的古砚台而操心。经他多方努力,一枚疑似晚清名臣陶澍所收藏的端砚昨日惊现长沙。该砚如经鉴定确为真品,将是继去年湖南省博物馆将皿方罍器身从美国运回湖南后,另一件珍贵文物“归湘”。 “我只想尽自己的力把被抢走的东西拿回来,这是从长沙流落出去的文物。”46岁的莫俊海说,他很快将把这枚端砚在长沙公开展览。 归湘 两百...
避光砚若置于窗前案头,应避免阳光直射,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易干裂。 赏玩佳砚赏玩,桌上宜铺毛毡,不可将砚直接接触金属及玻璃等器物,更不可将砚重叠放置,以免损伤。 涂蜡涂蜡封石是可以的,但方法须得当。蜡可以涂于砚的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切忌将蜡涂于砚堂研墨的地方,因为如此处涂蜡,则水墨不融,亦不能发墨。砚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砚面有油多招尘土,使...
随着电脑的普及,“纸墨笔砚”的传统书写方式,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但近几年艺术品收藏热的兴起,使得砚台又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从传统的“文房四宝”变为一种收藏品。其中位列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更是受到藏家的热捧。早在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古董珍玩专场上,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砚台拍卖世界纪录。砚台也被冠之为雅玩之名,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收藏价值引...
投资收藏古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中国传统古砚收藏有南北流派之分,本地人对当地砚石都有一种特殊情结和家乡观点。一般来说,广东人喜欢收藏端砚,安徽人青睐龙尾砚,山东人喜欢鲁砚,而湖南人则看重祁阳石砚,山西人推崇澄泥砚等,当然,出自名家之手或名人收藏的砚台都是十分难得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收藏古砚,除了应注意砚台本身的石料材质、造型及雕工技法外,像古砚外部装饰的紫檀盒、铭文、款式...
在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台一直都是最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文房器物,除颇具实用功能外,它更是古代文人的清玩之物。今天,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砚台虽然正在逐渐失去使用情境,但其所蕴含的文人情怀仍拥有着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从实用到赏玩 砚台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早在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现矿物颜料,并试图用它来美化生活,砚台就应运而生了。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有石砚的雏形。随着秦...
砚是中国古代“笔墨纸砚”其中的一宝,随着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文字交流的频繁,砚从文房一宝,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从艺术又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古砚从古至今在收藏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近代的拍卖市场看,可谓是风光无限。 古砚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 古砚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的每一个造型,每一套工序,每一组雕刻纹样,都代表着一个时期砚的历史演变和深层次的砚文化内涵甚至整个社会的人文发展。古砚在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