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1日,“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展”于天津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由天津博物馆主办,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协办,共展出中山国的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等文物220件(套)。展览为期三个月,将于12月27日闭展。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东出太行•肇建中山”、“车辚马啸•逐鹿中原”、“钟鸣鼎食•生死同欢”,充分展示中山国的历史沿革及社会生活。 中山国(前414年—前296年)古中山...
21日,《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精品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三个月。 古中山国是白狄鲜虞部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其始建于春秋末年,战国中期达到鼎盛,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后为赵国攻灭,其存续210余年。 由于史籍中关于古中山国仅有简略零散的记载,古中山国遂成为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1978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发掘了中山王墓,并勘探了中...
中山国古城遗址考古图 7月初,在河北省平山县张杨村的中山国古城遗址考古的10号墓现场,工作人员正小心地处理一块长约8厘米的方形铜物。据考古队队长刘连强介绍,根据上面比较均匀的红色网格和在腿部已出土7个小砾石推测,物品疑似为围棋,但还需专家进一步鉴定。资料显示,围棋最早出现在汉代,如确定10号战国墓发掘出来的物品是围棋棋盘,重大意义。中山国始建于春秋末年,战国中期达到鼎盛,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狄...
2018年2月3日,由中国园林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办的“剑指苍穹的执着——走进古中山国”展览于2月2日开展,展览精选105套(230件)古中山国文物精品,其中包含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在寒假和春节期间为游客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近日,“绳厥祖武 泮林革音——古中山国文化特展”在辽宁大连旅顺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到6月30日结束。 古中山国是白狄鲜虞部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始建于春秋末年,战国中期达到鼎盛,后为赵国攻灭,其存续210余年。 由于史籍中关于古中山国仅有简略零散的记载,古中山国遂成为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战国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和中山王陵等...
3月31日,由旅顺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绳厥祖武泮林革音——古中山国文化特展”将于旅顺博物馆开展。河北博物院举办的古中山国系列展览曾获评“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旅顺博物馆引进此展览,作为今年旅博建馆百年纪念的重要内容。 尽人皆知“中山狼”,鲜有人知中山国。古中山国,是白狄鲜虞部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其始建于春秋末年,战国中期达到鼎盛,后为赵国攻灭,...
5月18日起,河北博物院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共同推出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精品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 从河北博物院获悉,河北博物院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共同推出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精品展》5月18日起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展期3个月。 20世纪70年代,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附近勘探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发掘出多座中山王墓,...
威武的山字形器,婀娜的十五连盏铜灯——·25日,由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山风云——古中山国文物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展厅入口处,七尊“山”字形青铜器威严耸立,它们约高一米,上部为形似山字的青铜器,下部为木柱。有研究指出,这些“山”字形礼器可能是国王出行时立于帐前的仪仗器,用来彰显国王的地位和身份。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周筠介绍,山字形器是全国唯一的发现,出土于两代中山...
记者2日从河北省唐县文保所获悉,文物工作者根据新发现的一块唐代墓志铭文字记载,为战国时期古中山国曾在唐县设立都城提供了佐证,对研究中山国历史和唐县历史沿革具有重要意义。据唐县文保所所长苑永涛介绍,这块墓志为汉白玉材质,长54厘米、宽33厘米、厚6厘米,行书字体,记录了唐代居士孙家璧籍贯、生卒年代、安葬位置和古中山城的位置。苑永涛说,墓志的最大价值在于明确记载了孙家璧墓位于“中山之西南”方向,表明古...
河北省石家庄市文物局30日透露,中山国古城遗址考古项目张杨村墓群考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6座战国时期墓葬现已清理完10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随葬品近70件,其中在10号墓内发现疑似“围棋”的物品。 记者在10号墓看到,10多件的壶、豆、鼎、碗等器形的陶器刚刚出土,一支长约40多厘米的绿色剑还半掩在土中。墓内一块长约8厘米的方形铜物引起了考古队员的关注。据张杨村墓...
图为在张杨村战国墓群出土的精美陶器。刘连强 摄 图为在张杨村战国墓群出土的青铜剑和箭头。 陈林 摄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1日透露,中山国古城遗址考古项目张杨村战国墓群野外发掘已正式结束,12座墓葬共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文物122件。其中带钩8件,样式丰富、做工精致,较为罕见。 21日,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办公室,张杨村战国墓群考古队队长刘连强小心翼翼地将已包好的带钩取出,一件件整齐...
河北省石家庄市文物局30日透露,中山国古城遗址考古项目张杨村墓群考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6座战国时期墓葬现已清理完10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随葬品近70件,其中在10号墓内发现疑似“围棋”的物品。 在10号墓看到,10多件的壶、豆、鼎、碗等器形的陶器刚刚出土,一支长约40多厘米的绿色剑还半掩在土中。墓内一块长约8厘米的方形铜物引起了考古队员的关注。据张杨村墓群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