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24日,翁万戈先生捐赠书画仪式在上海博物馆内举行。上海博物馆 供图 翁同龢后人翁以钧24日携夫人柳至善,代表翁万戈将两件翁氏家族的重要家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两件重要家藏分别是明代著名画家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和清代杰出画家王原祁的《杜甫诗意图轴》。 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图》。上海博物馆 供图 翁万戈是清代翁同龢的五世孙。翁氏家藏的核心部分由其先祖在19世纪收...
12日,美国华人收藏家招思虹暨《金山之路》读者团队和旧金山涵芬楼外楼同仁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下称“侨博馆”)捐赠文物史料55件(套)。 这些文物史料类别丰富,包括:董必武1945年赴旧金山出席联合国会议时与华人交往所坐的小凳子、旧金山孔教学校学生陈启明在1941年6月所写的《爱国论》、1939年旧金山金门博览会全景图、加拿大青联学术组1960年报道京剧在加拿大演出盛况文献、早期黑胶看图识字...
10月11日,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物局主办,湖南省文物总店等单位承办的第20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民间收藏家向国有博物馆捐赠革命文物仪式在长沙举行。仪式包括签订捐赠协议、专家点评、文物捐赠等环节。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出席捐赠仪式。 此次捐赠的革命文物共68件(套),包括党史文物、抗战文物、雷锋文物、社建文物,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分别由来自省内的羊德顺、...
第20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民间收藏家向国有博物馆捐赠革命文物仪式11日在长沙举行,湖南10余位民间收藏家和企业集中向省内多家国有博物馆捐赠包括党史文物、抗战文物、雷锋文物、社建文物等在内的68件(套)革命文物。 湖南民间收藏家捐赠的革命文物。付敬懿摄 湖南是革命文物大省,革命文物资源总量大、特色明显、价值突出。目前,已查明分布在三湘大地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2000处,收藏在博物馆和...
14日,著名考古学家李汝宽先生之子李经泽先生如期来到青岛市博物馆,将自己收藏多年的明宣德剔红葡萄纹圆盘无偿捐赠给青博。这是李氏家族捐赠给青博的第26件藏品,也是自2009年以来,李氏家族连续十年给市博物馆捐赠。 馆长隋永琦为李经泽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李先生表示作为山东人,连续向故土捐赠文物也是一种乡情的表达。 明宣德剔红葡萄纹圆盘。 这件器物口径21厘米、底径12.5厘米、通高...
艺术诞生至今,已经不再局限于纯粹的审美,即便流通性差,依然被无所不能的人类变成了一种金融资产,成为热火朝天的金融体系里的一分子。亿万富翁投资人、慈善家和沙特王室成员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Alwaleed Bin Talal)近日向柏林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捐赠了1000万美元。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坐落在佩加蒙博物馆内。 捐赠现场图 赠款将通过总部位于利雅得的慈善基金会拨出,在未来十年内分发。这笔...
徐广泽生前工作手稿、资料及相关文献等。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卢裕元 摄 5月25日上午,中国橡胶专家徐广泽文物文献捐赠仪式在海南农垦博物馆举行。徐广泽之女徐小川向海垦博物馆捐赠了徐广泽生前工作手稿、资料及相关文献等674件。 据了解,这是徐小川第二次向海垦博物馆捐赠徐广泽的遗物。海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垦博物馆非常重视徐广泽的文物保护收藏工作,并通过展览方式及陈展技术的...
4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举行中国教师博物馆理念展示暨专家论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领导、学者、嘉宾与广大师生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曲师大部分代表向中国教师博物馆捐赠首批文物。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戚万学强调,建设中国教师博物馆是历史赋予孔子家乡大学的光荣使命,是学校“文化立校”战略倾力打造的重大文化项目。作为全国首家以教师为主题的博物馆,将立足保护教育历史资源,展示教师角...
第19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民间收藏家向国有博物馆文物捐赠仪式”在湖南省文物总店举行。湖南省文物总店、胡劲松、卢运全、李天然、陈湘舟等单位和个人向株洲市博物馆、湘潭市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等国有博物馆捐赠了121件文物。 由湖南省文物总店倡议组织的此次捐赠活动是湖南省民间收藏家首次集中无偿捐赠。捐赠的文物包括战国陶制礼器、汉代铁质农具、唐代长沙窑瓷器、醴陵窑瓷器以及传统木工工具等。所有捐赠文...
在2018年传统农历新年来临之前,已故中国著名新兴木刻先驱和开拓者,著名版画家刘岘先生(1915—1990)之女王人殷女士,将刘岘先生生前的238件木刻作品、绘画作品、影像资料等,捐赠给开封市博物馆,这是自2016年以来,王人殷女士对开封市博物馆的第四次捐赠,她表示,希望借助开封博物馆这个平台,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刘岘,了解木口木刻这门艺术。 刘岘,原名王之兑,河南兰考人。1932年考入北平艺...
都说高手在民间,东阳也有这样一位农民。从东阳江畔捡的黄蜡石在他的巧手雕刻下,变成金蟾、壁虎或各类美食,足以以假乱真。这些冰冷的石头被他赋予了新的灵魂,显得越发温润。 这位农民名叫王人造,出生在画水镇画溪村,今年已经65岁了。而这门精雕细琢的手艺竟是他60岁退休以后才开始学的,而且无师自通,自学成才。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也没有任何绘画功底,但王人造天赋秉异,善于观察和总结,只是根据溪边淘到的石头...
该墓志保存完整,除了个别字漫漶不清,其余皆清晰可辨。志石高38 cm,宽43.5cm,厚5cm.志首一行镌“唐故刘府君墓志并序”。根据墓志铭可知,刘府君名简,字弘质,“元望彭城人也”。生于贞元八年(792年),卒于大中六年(852年),享年61岁,葬于县西郊石羊村北。妻子朱氏为义阳郡人,育有三子。墓志提到“长而不仕”,说明墓主为一平民百姓,但志中提到的一些地名如“陶朱山”、“里溪”、“石羊村”等,...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值此第四个全国公祭日到来之际,社会各界向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史料活动在该馆举行。这次捐赠文物史料的收藏家主要有詹洪阁、余泓、陆君祥、张景振、高大航、王洪禹、王春清等。其中有些人已是数次向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史料,著名收藏家詹洪阁已是第22次向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史料。 此次捐赠的主要文物史料包括徽章...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为了积极配合每年一度的全国公祭活动,应广大热心于抗战文化收藏人士的要求,12月13日上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社会各界捐赠文物活动。这次捐赠文物的收藏家有詹洪阁、余泓、陆君祥、张景振、高大航、王洪禹、王纯清等。其中,著名收藏家詹洪阁是第22次向“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文物。 此次,“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受捐赠的物品有徽章、地图、民族...
11月16日,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友谊社区村民韩国宇将30件文物(器物)捐赠给太和县博物馆,其中一些文物具有较高收藏与研究价值。 韩国宇今年56岁,家庭条件虽然不好,但自幼喜欢文物,经常去工地或墓地捡个碎砖烂瓦,拿回家欣赏。 韩国宇的两个儿子陆续考上大学后,家庭负担加重。为此,他常年在太和周边的建筑工地上打工。 因为喜欢文物,韩国宇多了个心眼,经常留意挖掘机挖过的地方,捡些坛坛罐罐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