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外景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8月14日晚,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获赠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原版拷贝。这部慰安妇题材纪录片将在馆内循环播放,永久馆藏。 “我把这部片子捐给陈列馆,这里是最适合放映这部纪录片的地方,也是这部纪录片最好的归属地。将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能够铭记这段历史。”该纪录片导演郭柯说。 郭柯介绍,《二十二》是2014年拍摄的一部...
备受关注的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今天将对公众免费开放。这座在亚洲最大的慰安所旧址上建立的陈列馆,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将那段屈辱的历史凝固。 今天上午10点,开馆仪式将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的西门广场举行,已故“慰安妇”雷桂英老人的亲属将参加。 这是一处命运多舛的建筑,十多年来,现代快报一直关注它的命运,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终于从当年的“拆”字上墙,到现在变成...
陈列馆内景 美军记者拍摄的4名朝鲜籍“慰安妇”,她们是在1944年9月被中国军队收容的。右首那位满面苦楚、挺着大肚子勉强站起来的女子,名叫朴永心。 2003年11月,82岁老人朴永心指认利济巷2号就是当年的“东云慰安所”。 南京“松下富贵楼”慰安所内遗留的内窥器。 70多年前,侵华日军的残暴侵略让中华大地伤痕累累,他们强征奴役了超过20万名女性作为侵华日军的随军“慰安妇”,年...
近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主体修缮完工,进入内部整修及装潢施工阶段。据悉,该旧址将设置为以慰安妇为主题的博物馆,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将于2015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向公众开放,展示慰安妇血泪史。
25日上午刚刚立碑的“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扬子晚报记者 宋峤 摄 25日上午南京市文广新局在利济巷举行仪式,亚洲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碑”正式落成。 7栋房子约2000平方米的慰安所旧址,将来有部分可能作为展馆,承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的功能,整个建筑外观将原貌展示。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从增补名录到立碑,不到20...
记者从文广新局获悉,位于大行宫利济巷的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已被正式认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七幢房屋将全部保留,一幢都不能拆,并进行原真修复。同时遗址也成为南京大屠杀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组成部分。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整个亚洲地区最大的一处日军慰安所旧址,也是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2003年,曾经在这里做过三年慰安妇的朝鲜老人朴永心来到南京,指认利济巷2号就是当年的慰安所。目前由于年...
昨天,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学者的推动和文物部门的努力下,“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日前被正式宣布、增补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处见证慰安妇血泪历史的民国建筑将会得到妥善保护,向世界讲述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 亚洲现存最大慰安所旧址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南京,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最大的一处日军慰安所旧址,也是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者经盛鸿...
10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将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等珍贵历史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目的是牢记历史。消息一出,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抗议,并要求中方撤回申请。对此,华春莹表示,中方不接受,也不会撤回有关申报。 昨天,记者了解到,按照程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秘书处已受理中方申请,即接受了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珍贵档案的申报文本。申报单位一共有7家,分别是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主体建筑群。新华社发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内损坏严重的楼房。新华社发 记者近日从南京市文广新局获悉,位于南京利济巷的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在空置约10年之后,即将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专家介绍,此处是经慰安妇指认、亚洲现存规模最大的日军“慰安所”旧址。 慰安妇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日本政府及其军队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性奴隶的制度,大量中国、朝鲜、东南亚和欧...
利济巷民国建筑遗址内堆放的建筑垃圾。 近日,网友“金大长发”在南报网投诉台发帖称,白下区五老村街道未经规划审批,在利济巷民国建筑遗址上,设“露天建筑垃圾中转站”,并沿着遗址墙体搭建多间违建房。 记者探访:院内堆满建筑垃圾 盖了三间违建房 网友所反映的这处建筑垃圾中转站在中山东路的利济巷2号,处于利济巷与科巷的交叉口,距中山东路主干道不足100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