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件清康熙冬青釉刻祥云纹马蹄式水盂(见图),器敛口,口下渐丰,平底内凹,形成浅圈足,因形似马蹄,故谓之“马蹄式水盂”。通体施冬青釉,以浅浮雕技法刻祥云朵朵,灵动而飘逸。唇口留白,通体施冬青釉,底施白釉,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青釉色青中闪绿,色泽青翠。此器原为沈阳故宫之物,现藏于镇江博物馆。 马蹄形水盂创烧于康熙朝,流行于康、雍、乾三朝,是当时流行的文房用品,甚得文人雅仕之青睐。(江苏...
罐高18.5厘米。冬青釉又称“东青釉”,青釉之一。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为北宋时汴京东窑所烧(在今开封陈留),所以称之为东青釉。东窑的特点是器的口、足色泽较深,与官窑相似,不同的是釉面没有开片纹。然而,由于时代久远,窑址无处可寻,难以目睹史籍中记述的东青釉真面目。 目前所见冬(东)青釉,部分为雍乾时期烧造,部分为嘉道时期烧造。釉面光润,呈色稳定,以豆青为主色调,足大多刷黑褐色护胎汁。雍乾...
我国瓷器发展到清乾隆时期,可以说是集历代名窑之大成,制作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制瓷中心景德镇,荟萃了一代能工巧匠,有“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之说。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瓷器都在数十万件左右。烧出的瓷器无论是精美奇巧的造型,还是五彩缤纷的釉色和丰富多彩的纹饰,都堪称为一代之奇。 从瓶的造型而论,有单体瓶、双联瓶、三联瓶、四联瓶以及七联瓶、八联瓶等,有陈设于桌面、有壁瓶、有...
清雍正一朝,虽仅存13年,但制瓷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器型之美,可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相提并论,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其大器不显厚重,小器隽巧玲珑。不论是器型的比例关系,还是线条、画工,都有很高标准。尤其是在色釉瓷方面成就卓越,仿古创新,集中国古代色釉瓷之大成,创烧出数十种具有宫廷风格的色釉瓷器,釉色纯正高雅,超凡脱俗,代表雍正官窑的最高水平。色釉瓷有青釉...
冬青釉凸花八卦纹琮式瓶,清宣统,高27.7cm,口径9cm,足径10.7cm。清宫旧藏。 瓶仿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造型,小口,方腹,圈足。通体施冬青釉,外壁四面均凸雕八卦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款。 此琮式瓶造型古朴典雅,应属宣统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造的陈设用瓷。
冬青釉五彩加金花鸟纹大花盆,清康熙,高33.3cm,口径61cm,足径39cm。 花盆呈圆形,折沿,深腹,撇足,底心有一圆形渗水孔。花盆以冬青釉为地,外壁通体描绘五彩加金花鸟纹饰。桃树枝干苍劲,花叶繁茂,小鸟栖于枝上,烘托出鸟语花香之意境。口沿上描绘相间排列的云鹤、桃树纹,足边饰以桃树枝干花叶的局部,与盆身纹饰相呼应。口沿下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花盆体大规整,构图...
冬青釉暗花海水龙萝卜尊,清康熙,高19.2cm,口径3.3cm,足径3.5cm。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深腹,外腹微弧,瘦底,足底内凹。通体施冬青釉。颈下部凸起弦纹三道,腹中部至足凸印螭龙两条,间以带状云纹和海水纹。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日前,“维莲有约”携手著名收藏家胡平赏古瓷艺术精品论坛在上海中福古玩城隆重举行,国内知名文物界专家黄家祥、王殿英、维莲、唐恺以及诸多收藏界、企业界人士出席。论坛期间所展示的十件古瓷精品均由中国长三角收藏研究会荣誉理事、资深收藏家胡平先生所提供,本文要介绍的就是其中一件光绪官窑冬青釉赏瓶。由维莲、黄家祥、王殿英和唐恺组成的专家团队对此瓶的鉴定结论是:“此瓶釉色光润亮丽如玉,胎骨细腻,器底包浆自然,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