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墓内两千年前的绢,花纹依旧。 谁曾想到,外藏室陪葬物如此高规格的南墓,棺内除了尸骨没有任何随葬物,而尸骨也摆放散乱,连头颅都没有……昨天下午,六安战国双墓体积较大的南棺开棺,结果令在场的所有人唏嘘不已。 经过考古部门特许,本报作为省内唯一的平面媒体,参加下午的南棺开棺工作,用文字记录下战国古墓开棺提取文物——绢的历史时刻。 棺椁板差点压断了扁担 4月20日下午,考...
中科大博物馆近期举办《六安最新出土战国两汉铜镜展》,展出68面战国两汉铜镜。这些铜镜光可鉴人,大小各异,厚薄不同,铜镜的装饰图案、铭文风格多样。这68面铜镜是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06年以来在六安地区发掘出土的千余面铜镜中选出来的精品。 古墓深藏历史流脉 综观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从四千年前我国出现铜镜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存在盛衰变迁。早期有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春秋战国铜镜开始流行,汉...
12月23日,记者获悉,工作人员在室内清理六安古墓内棺底板过程中,发现了“古文字”。 在室内清理现场,数十块大小不一的棺椁木被整齐地堆放在空地上。在门口,三块“个头”很大的木材十分引人瞩目,整体保存完好,几乎没有贯穿裂缝。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棺椁木的表面,有3个“古文字”,字形几乎都一样。 这些“古文字...
昨日,晚报报道了《六安再现大型古墓葬》一事。记者昨日下午获悉,在第一轮清理后,这个古墓葬已经出土了部分文物,而且发现了罕见的用于加固的棺束装置。 昨日是考古专家对这座重椁重棺墓进行文物发掘的第一天。当最后一块木椁盖板揭开后,古墓的墓室完整地显现出来。随后,考古人员在南边厢和头厢提取到了几件木俑、漆耳杯、鼎等器物,内外棺盖板有菱形纹和漆彩绘,外棺盖板散有颗粒状类似种子的东西。内棺还发现了起加固作用...
经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20多天的发掘,六安郊区一座巨型古墓葬揭开了神秘面纱。和曾引轰动一时的六安双墩1号汉墓一样,这个墓葬也是罕见的重椁重棺墓。专家初步估计,这可能是战国晚期或西汉时期的墓葬。 这个墓葬由多个古墓组成,多数为小型墓,位于北侧的一个大型古墓和不远处的一个中型古墓尤为引人瞩目。现场一位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经过20多天抢救性发掘,最大一座古墓已具备揭开棺椁的条件。 最大古墓发掘现场,厚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